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魏以荣,冯福娟,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96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魏以荣(浙江省丽水地区实验林场丽水323000)冯福娟(浙江省林业学校丽水323000...
[期刊论文] 作者:焦如珍,, 来源:黄河建设 年份:1958
6月一日下午4时,蘭州东崗区青石乡試行了空中播种草木樨。播种地区海拔1,600—2,200公尺,坡度25—30度。播种飞机是国产安二式农業專用飞机。播种的头一天剛下了一場6、7公...
[期刊论文] 作者:焦如珍,, 来源:黄河建设 年份:1958
偉大的黄河三門峡水利樞紐工程从11月20日至25日已經較躍进計划提前八天半胜利完成神門河和神門河泄流道的截流工程,从此,“奔騰叫嘯如虎狼”的黄河已被攔腰斬断了。这一振...
[期刊论文] 作者:焦如珍,彭玉红,,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0
对23株从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分离出的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及1株热带根瘤菌标准菌株进行溶磷圈定性试验及溶磷定量试验。结果表明:在以无机磷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内,...
[期刊论文] 作者:程涛,焦如珍, 来源:微生物前沿 年份:2013
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对于缓解当今世界的能源压力有着勿需言喻的重要性。对于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固氮能力上,从传统的自然选育到类似真核生物的杂交遴选...
[期刊论文] 作者:沈兴亮,焦如珍,,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油茶树或茶子树,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是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较高且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
[期刊论文] 作者:杨承栋,焦如珍,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99
本文重点论述一伐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生物化学活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及其在林分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样地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焦如珍,杨承栋,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99
本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的,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
[期刊论文] 作者:焦如珍,林承栋,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7
土壤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从杉木幼龄林到中龄林随着林冠的征闭,林下植被盖度急剧下降,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总......
[期刊论文] 作者:焦如珍,杨承栋,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通过对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山下、上村2个林场的一代和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放线菌数量、类群以及芽孢杆菌属、固氮菌属、纤维单胞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例均明显比一代杉木林的少;但......
[会议论文] 作者:焦如珍;杨承栋;, 来源:第六次全国森林土壤学术会议 年份:1995
该论文通过研究相似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同代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变化及相应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揭示杉木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焦如珍,杨承栋,屠星南,盛炜彤,焦如珍,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7
土壤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特别是蛋白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及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从杉木幼龄林到中龄林随着林冠的郁闭,林下植被盖度急剧下降,呈明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彩霞, 焦如珍, 赵京京,, 来源: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2018
以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孢菌、胶孢炭疽菌、拟盘多毛孢菌等林木常见病原菌为指示菌,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球干重法,从土壤固氮细菌群中筛选广谱拮抗菌株,并调查了各菌株的溶磷及...
[期刊论文] 作者:程涛,焦如珍,高俊莲,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15
对分离自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木本豆科植物的2个根瘤菌菌株RIF200835和RIF200845进行了鉴定.这两个菌株的16S rDNA序列同模式菌株Rhizobium miluonense CCUAU 41251T的相似...
[期刊论文] 作者:彭玉红,焦如珍,牟新涛,,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10
为了探讨木本豆科植物根瘤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对分离自海南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9株根瘤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9株根瘤菌最适生长pH值均为7,最适NaCl含量均为10....
[期刊论文] 作者:韩梅,焦如珍,董玉红,,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3
利用平板分离培养技术对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天然林植被下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不同土层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FH层〉A层〉B层〉C层,...
[期刊论文] 作者:彭玉红,焦如珍,牟新涛,,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从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巴西含羞草的根瘤中分离到一株根瘤菌,编号为caf324,经过16S rDNA全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caf324与β-根瘤菌含羞草伯克霍尔德菌PAS44(AY752958)...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彩霞,赵京京,焦如珍,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18
[目的]研究固氮功能菌株的生长特性,探索适地适菌原则。[方法]本研究以103株固氮功能细菌为研究对象,以pH值及培养温度为考量指标,分别研究了8个温度梯度、10个pH值梯度对菌株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彩霞,董玉红,焦如珍,, 来源: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2016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基于分子生态学研究划分的新细菌类群,是最主要的土壤微生物类群之一。它在土壤中广泛分布,所以人们推测它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具有特定的驱动作用及...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启武,杨承栋,焦如珍,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03
系统研究了江西大岗山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 :1、2代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相比 ,不论幼龄林还是中龄林 ,1代林均明显好于 2代林 ;比较土壤酶活性 ,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