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潘溥渊,, 来源:贵州林业科技 年份:1990
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砧木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重要因子。为此,我们在八六、八七两年中,就乌桕苗影响较大的主要因子,如施肥、播种时期、管抚等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潘溥渊,, 来源:贵州林业科技 年份:1991
乌桕是我区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境内各县均有分布。西部乌江流域的沿河、德江、思南等县尤为集中。长期以来,我区乌桕经营管理粗放,一般7—8年才开始结果,产量低,种内性状变...
[期刊论文] 作者:潘溥渊,杨荣和,, 来源:贵州林业科技 年份:1983
铜仁地区油茶主要分布于玉屏、松桃、铜仁、江口等县。平均亩产油2.5斤(最高年平均亩产油5斤)产量很低,面积也逐趋下降。为了探索低产原因,作出合理改良。先对铜仁县10万亩...
[期刊论文] 作者:黄河,潘溥渊,谭方友, 来源:经济林研究 年份:2001
置4种栽植密度,通过多年林分定位生长、结实性状调查,分析比较各密度在不同时期的产量变化及结实力趋向,认为适宜的初植密度为600~1050株/hm2,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7~0.75.有利于栗林......
[期刊论文] 作者:李崇荣,潘溥渊,周显明,张金国,, 来源:贵州林业科技 年份:1991
乌桕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为了保障乌桕生产的发展,我们特对在我省乌桕林中经常出现、乌桕产区都有发现的乌桕毒蛾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治研究。现将结果报导...
[期刊论文] 作者:黄河,潘溥渊,赵之瑞,张志跃,李崇荣, 来源:贵州林业科技 年份:2001
经过9年山地培育试验,实现栗林栽培的早实丰产,连续4年挂果,年平均产量达3028.5kg/hm2,最高达4947kg/hm2;初步筛选出九家种、玉早、尖顶油栗、青扎四个适宜本地栽种的丰产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