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麦耘,, 来源:南开语言学刊 年份:2003
在对上古复辅音声母研究的高潮中,潘悟云是一位引人注目的研究者。本文介绍潘悟云关于"次要音节"和复声母与上古形态的关系的研究,指出他的几个优点;努力为历史音变寻找语音...
[期刊论文] 作者:韦树关,,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潘悟云教授1943年生于浙江温州瑞安。中国语言学家、汉语音韵学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期刊论文] 作者:韦茂繁,潘悟云,,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中国语言学家、汉语音韵学家潘悟云教授致力于民族语的调查研究,通过语言去研究文化史,...
[会议论文] 作者:李如龙;, 来源: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潘悟云的新作《吴闽语中的语音特征词——三等读入二等的语音特征词》提出了"语音特征词"的概念。有些有发生学关系的姊妹方言之间,一些常用词读音很特殊,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悟云的学术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汉语史与东亚语言历史比较,在多方面有突破性的成果。在《汉语历史音韵学》一书中全面提出了上古音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韦茂繁(问);潘悟云(答),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中国语言学家、汉语音韵学家潘悟云教授致力于民族语的调查研究,通过语言去研究文化史,从而揭示民族的文化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钱乃荣,,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潘悟云先生的《吴语的语法、词汇特征》一文(《温州师院学报》1986.3),颇有启发,现就我所得的材料,也对此作一些讨论,有的是作为潘文的补充。 1、吴语的是非问句和反...
[期刊论文] 作者:马毛朋,,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09
潘悟云先生以译音、异文假借、亲属语等材料为据,认为上古汉语语音系统中影母应构拟为小舌塞音,但潘先生的这些材料仍有重新检讨的余地。上述材料重新分析的结果表明,将上古...
[学位论文] 作者:吴越,,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17
学术翻译项目的源语文本为潘悟云教授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历史层次分析的若干理论问题》;该论文探讨了历史语言...
[期刊论文] 作者:马淑香,, 来源:南开语言学刊 年份:2016
王奕桦、潘悟云在《民族语文》2015年第6期(以下简称王、潘)讨论了中世韩语字母“·”所表记的音值及其音变路径问题。王、潘一文认为“·”所表记的历史音位是*w。王、潘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淑香,, 来源:南开语言学刊 年份:2016
王奕桦、潘悟云在《民族语文》2015年第6期(以下简称王、潘)讨论了中世韩语字母“·”所表记的音值及其音变路径问题.王、潘一文认为“·”所表记的历史音位是*(w).rn王、潘...
[会议论文] 作者:丁加勇, 许秋莲,, 来源: 年份:2004
0引言量名结构处在主语位置上表定指功能存在于汉语许多南方方言中,吴语(石汝杰、刘丹青,1985;杨剑桥,1988;陈兴伟,1992;潘悟云、陶寰,1999)、粤语(施其生,1996;周小兵,1...
[期刊论文] 作者:蓝庆元, 来源:民族语文 年份:2000
最近,潘悟云教授用身体部位的名称在汉语、藏缅语、侗台语、苗瑶语、南亚语、...
[学位论文] 作者:朱玉柱,, 来源: 年份:2013
本文在李方桂(1954,1977)、袁家骅(1963)、梁敏、张均如(1996)、罗永现(1997)研究的基础上,梳理r音类在壮语北部方言、布依语和石家话的音值对应与差异,借鉴潘悟云(2010)从地...
[期刊论文] 作者:王衍军,,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港”“讲”二字,中古完全同音,但“讲”字腭化了,“港”字却没有腭化,对此,许宝华和潘悟云两位先生认为是由于中古介音-ш-的发展趋势不同,笔者认为它们所“受发音生理的制约”应...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方言 年份:2006
由白一平(BAXTER William H.美国密歇根大学)、金力(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潘悟云(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沙加尔(SAGART Laurent法国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以上按音序排...
[会议论文] 作者:王育珊,王育弘, 来源:第三十四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 年份:2001
本文通过与有关语言的比较,找出了上古汉语中许多具有MiMa语音结构形式,亦即“一个半音节”的词,从而印证了潘悟云教授所说“在先秦时代,汉语中还存在大量的复辅音,同时也有大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彭增安,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2
答辩委员会成员:许宝华(主席) 陈光磊 潘悟云范开泰 乐秀拔 答辩时间:1998年12月22日 比喻是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基本类型之一。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罗永现,, 来源:东方语言学 年份:2007
潘悟云(2007)根据前汉诗人用韵,通过汉藏语的比较,以及汉语自身的内部证据和古代韩国汉字的读音,采纳了龚煌城(1993)的意见,认为上古汉语的歌部韵尾为-1。带韵尾-1的同时还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