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芸芝, 来源:山东医药 年份:1964
山东省与济南市外科学会联合学术活动3月份內容摘要如下: 一、乳房癌的手术方法和預后的关系报告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潘希愚女性乳癌201例,获得随訪結果的153例,发病年龄以...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年份:1976
Trouet等于1972年发表过使用柔毛霉素-DNA复合物作癌的化疗,提出趋溶酶体(Lysosomotropic)药物治癌的观念。阿霉素(Adriamycin)和柔毛霉素对骨髓和心肌的毒性均明显,前者对...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年份:1975
近年发现 GEA,α-FP 等胚性抗原与癌有确切关系。作者用混合细胞凝集反应(MGAR)法(以抗 BG 血清显示)检查33个远侧结肠癌(A 血型病人2 2,B血型11,In recent years, it has...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年份:1977
作者对18名骨肉瘤病人做了淋巴细胞玫瑰花形成比率的测量和淋巴细胞毒指数(CI)的测量而把病情按免疫水平分为四个时相(见图)。The authors measured the lymphocyte rose...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年份:1975
一些研究者推蔫联合使用阿糖胞苷(Ara-G)和氨甲喋呤(MTX)于化疗。此两种药作用于 DNA 合成过程中不同部位,可以有协同作用。另一些研究证明阿糖胞苷和氨甲喋呤的不同组合会...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年份:1977
近十年来,由于发现新药和已有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使用新的支持疗法使病人能耐受强烈化疗而使肿瘤化疗有显著进展。所有抗癌药物因缺少精确的选择性而对正常和肿瘤细胞均有毒...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肿瘤学分册) 年份:1977
无论在组织培养中或在体内,很多正常组织或肿瘤的细胞群中细胞分裂在时间分布上是随机(散漫)的。有些处理可使这种随机分布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生改变,使更多的细胞同时通过细...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潘希愚(译),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Ramond J.Shamberger,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85
抗坏血酸是α—酮内酯,分子式为C6H8O6,它含有α及β碳原素双链和酸性离子群,其有关代谢物如下图。美国科学院食品营养委员会推荐每人每日饮食中维C的允许量为45mg,摄取...
[期刊论文] 作者:Holl.,RE,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91
直到最近,多数癌遗传学家仍注重于原癌基因的激活,至今已鉴定出来的癌基因可以列成很长的名单。研究正常制约癌生长的基因却是较新的领域。这些基因曾名之为“抑瘤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会庆,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89
70年代中期后,女性激素作为避孕药而被广泛应用。与药用雌激素相比,口服避孕药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早期就暴露于这一因素。它与乳腺癌的关系如何,在发达国家进行了很多研究,均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大锤,潘希愚,, 来源: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1987
我们应用细胞遗传学技术,检查了42例胃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发的和用0.01μg/ml丝裂霉素C(MMC)诱发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及非程序DNA合成水平(UDS)。胃癌病人中男性...
[期刊论文] 作者:Herl.,M,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91
1978年首次肯定了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能分泌单克隆抗体(MAbs,以下简称单抗)并对人瘤抗原有了明确描述。现已发现总数几百种的人瘤抗原,仅是人黑色素瘤经单抗确定的瘤细胞抗原就...
[期刊论文] 作者:霍美玲,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84
抗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困难,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常规抗呕吐治疗效果甚微。目前临床常用化疗药中,有致吐作用的达三十余种。其中,致吐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Guengerish FP,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88
Miller等人证明依赖NADPH的微粒体酶系参与偶氮染料的生物转化(1948,1953)。这些还原反应和混合功能氧化反应在加工许多致癌物、药物和甾类化合物都很重要。以后又证明了血...
[期刊论文] 作者:周德文,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87
1967年 McAllister 等报道人类实质瘤碎块在软琼脂培养条件下可形成集落,成功率为48%(14/29)。十年后,Hamburger 等应用它来测定癌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近年来,人类肿瘤细...
[期刊论文] 作者:Hollingworth RE,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91
直到最近,多数癌遗传学家仍注重于原癌基因的激活,至今已鉴定出来的癌基因可以列成很长的名单。研究正常制约癌生长的基因却是较新的领域。这些基因曾名之为“抑瘤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Herlyn M,潘希愚,, 来源: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年份:1991
1978年首次肯定了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能分泌单克隆抗体(MAbs,以下简称单抗)并对人瘤抗原有了明确描述。现已发现总数几百种的人瘤抗原,仅是人黑色素瘤经单抗确定的瘤细胞抗原...
[期刊论文] 作者:Levin AS,潘希愚(摘),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197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