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荣廷昭,潘光堂, 来源:空间科学学报 年份:1996
玉米太空处理纯系材料表型性状的田间观察和同工酶分析荣廷昭,潘光堂(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中心雅安625000)以1994年经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的玉米自交系SC3不同株系、不同世代材料12份,SC。...
[学位论文] 作者:潘光堂,,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2004
针对我国、特别是西南山地所需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优良受体极为匮乏和反应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2个主要性状,即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组织绿苗发生数的遗传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潘光堂,,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Mandel二因子互作方差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并应用1990年西南玉米区域试验资料详细说明共分析、计算方法。得到了一个估计试验资料的理论方程,用其估计的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潘光堂, 来源:种子 年份:1992
【正】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法国南比牛斯区议会的合作协定,1989年5月至1990年10月,我到法国RUS-TICA 种子公司进修学习。法国种子公司健全、高效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光堂,,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和推证了Kearsey和Jinks(1968)提出的检测群体性状遗传结构的交配设计—三重测交的遗传原理及统计分析方法,并提出一种处理固定上位性遗传分量和非固定上...
[学位论文] 作者:潘光堂,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潘光堂,,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6
据前人所介绍的三重测交法(TTC)的基理与方法,以综合种群体代替原设计中的F_2代,以此检测一玉米优良综合种的2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量,结果表明,在14个性状中,有非等位基因互...
[会议论文] 作者:潘光堂, 来源: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 年份:2007
植物育种工作,简单地说是在人工创造的或自然的植物异质群体中进行不断地选优汰劣过程。因而,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试验设计,以合理安排各种当选材料(以下统称为“选系”),做出正确的比较。一般地说,在一个育种周期的开始,往往选系很多,而每一选系的种子(或种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6
第1期1回归分析中的病态矩阵及其改进莫惠栋7玉米幼胚培养能力性状QTL分析潘光堂张志明魏昕宋芸赵茂俊夏燕莉荣廷昭14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AC和PC相关QTL表达稳定性翁建峰万...
[期刊论文] 作者:李高科,潘光堂,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5
西南玉米区是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分别占全国玉米总面积、总产量的30%左右.但该区玉米育种和生产用种同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种质基础狭窄的问题,潜伏着玉米病虫害的大流行...
[期刊论文] 作者:何宇, 潘光堂,,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地方分权"一直作为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力提升的一个外部因素。首先从历史的维度上考察了高等教育地方分权的发展历史,然后分析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下放发展高等教育权力的动机...
[期刊论文] 作者:杨荣,潘光堂,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对光敏感性热带种质群体墨白962在四川生态环境下经过3年周期钝化试验后、得到的4个不同世代进行了试验,以研究世代间与世代内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光周期敏感程度的变化。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王钰,潘光堂,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2005
以70个优良高代玉米自交系的幼胚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从中筛选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克隆力强的10个自交系,将其一部分胚性愈伤组织用作分化,研究其再生能力;另一部分用农杆菌......
[期刊论文] 作者:王钰,潘光堂, 来源:第六届全国青年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 年份:2005
以70个优良高代玉米自交系的幼胚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从中筛选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克隆力强的10个自交系,将其一部分胚性愈伤组织用作分化,研究其再生能力;另一部分用农杆菌C58转化,利用植物载体中携带的GUS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玉米基因型对农杆菌的敏......
[会议论文] 作者:魏昕;潘光堂;, 来源: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 年份:2004
根据性状表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研究了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对墨白964群体的四川生态条件下经过5轮适应性改良的效果.经过5轮混合选择后,开花期性状有显著的选择增益,多数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建,潘光堂,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本文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玉米川单13号小区产量与播种期(、种植密度和KCl施用量(X3)的数学模型y=6770.8695-184.0830X1+278.5230X2+118.8810X3+8.6250X1X2-397.5000X1X3+246.3750X2X3-92.2440X1^2+191.8530X2^2=101.0565X3^2。经因子水平选优,得出产是在7500kg/......
[期刊论文] 作者:谭登峰,潘光堂,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潘光堂,荣廷昭,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本研究以我室自育的山区玉米育种用优良自交系S37的4个姊妹系和以它们为父本组配的2个适于山区种植的优良杂交种雅玉2号与合苏单交的幼苗和试验材料进行了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建,潘光堂,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本文根据最小二乘提出了分析有缺失数据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资料的新方法,包括处理最小二乘均数估计,方差分析和处理最小二乘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最后,介绍了新方法的电算程序设计。......
[期刊论文] 作者:宋军,张中华,潘光堂,,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7
雄性不育在苎麻育种和生产中有其独特的优势。长期以来,人们对苎麻(Boehmerianivea(L)Gand)雄性不育做了大量研究。概述了前人在苎麻雄性不育研究方面的部分结果,并结合其他作物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