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凡强,潘伟人,王德广,,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份:2014
目的探究趾和足部浅淋巴管的解剖特征,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具新鲜成人尸体的4例足部标本,在趾侧、足缘皮肤内,注入6%双氧水。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淋巴管,找到淋巴管...
[期刊论文] 作者:潘伟人,马传响,刘志安,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年份:2018
淋巴系统在体液循环、免疫活动和肿瘤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形态学特征尚需深入研究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由于淋巴管微小透明,在通常的尸体解剖中难以被窥及,所以技术改进是深入研究淋巴系统的关键因素。在淋巴系统研究初期,解剖法的使用仅能观察到饱餐后的哺乳......
[期刊论文] 作者:潘伟人,王德广,陈渊,曾凡强,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份:2014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周围淋巴管的解剖学特征,为治疗下肢继发性阻塞性淋巴水肿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择成年新鲜尸体3具,截取3对下肢。在内踝后皮内,注入少量双氧水,于真皮下找到淋巴......
[期刊论文] 作者:陈渊,潘伟人,王德广,曾凡强,,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份:2014
目的研究小隐静脉旁淋巴管的解剖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新鲜尸体3具,截取3对下肢。外踝后皮内注入少量双氧水,真皮下找到淋巴管,将显影剂经30G注射针注入,...
[期刊论文] 作者:曾凡强,潘伟人,王德广,陈渊,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年份:2014
目的:研究人体指淋巴管的解剖特征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具新鲜成人尸体4例手标本,指尖两侧皮内,注入少量双氧水墨水混合剂。于真皮下找到淋巴管,将显影剂经30G注射针注入......
[会议论文] 作者:刘志安, 马传响, 潘伟人, 曾凡强,, 来源: 年份:2004
研究人体上肢深部和穿支淋巴管解剖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成年新鲜尸体3具,截取上肢标本3对。先后在腕关节处尺、桡血管和骨间前、后血管周围注入少量6%...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传响,潘伟人,刘志安,曾凡强, 来源: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2022
人体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其被发现晚于动静脉系统.淋巴管最初是在哺乳动物的肠系膜中被观察到.之后,随着水银直接注射技术的引入,人体四肢的淋巴管得以发现.随着间接注射法的应用以及临床观察,丰富了淋巴系统在解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相关内容在此后的科......
[期刊论文] 作者:刘颖,潘伟人,关竞红,赵沃娃,龙笑, 来源: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2022
淋巴水肿是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MLD)为关键技术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本文报道1例由一侧乳腺癌根治手术诱发对侧躯干和上肢原发性淋巴水肿加重的罕见病例,患者通过MLD治疗获......
[期刊论文] 作者:宋亮,潘伟人,孙德旭,马传响,曾凡强,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2019
目的:比较青、老年大鼠腹盆腔及后肢实质与退化淋巴结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与关系.方法:取24月龄老年和6月龄青年雄性SD大鼠各8只,经后肢淋巴管注射墨汁或硫酸钡混悬液后观...
[期刊论文] 作者:潘伟人,曾凡强,王德广,邱志强,刘美英,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2017
近年来淋巴系统解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有诸多费解之处,系统研究仍不完善,特别是人体淋巴系统的标本更为罕见.使用解剖观察法[1]和间接淋巴管注射法[2]能显现一些人体特定...
[期刊论文] 作者:马传响,潘伟人,刘志安,邱志强,刘美英,曾凡强, 来源:解剖学杂志 年份:2019
自淋巴管微灌注新技术[1]建立以来,人体头颈、躯干和四肢浅淋巴管分布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12],但系统研究仍不完善,特别对深部淋巴系统的认知仍存有诸多费解之处,实体...
[期刊论文] 作者:马瑞,刘亚南,马传响,刘志安,曾凡强,樊红彬,潘伟人, 来源:神经解剖学杂志 年份:2021
目的:探讨高糖对鹌鹑早期胚胎前肢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及神经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受精日本鹌鹑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0.7%氯化钠溶液处理,实验组分别用25、50和100 mmol/L浓度葡萄糖溶液处理,建立胚胎高糖发育模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