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游晴如, 来源:林产化工通讯 年份:1996
本文就利用莰烯合成一系列香料的有关情况作了系统的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万华雄,游晴如,,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2003
根据T优7889亲本特性,结合考虑建瓯的气候条件,我们认为在建瓯中稻制种,适宜的抽穗期是8月中旬。针对母本生育期短,抽穗整齐,子粒较轻等特点,我们总结出一套从秧田抓起,攻好...
[期刊论文] 作者:游晴如,黄庭旭,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02
本文综述了水稻香味的类型与化学成分;香味的测定方法;水稻香味性状的遗传研究.同时,还对香味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优质香稻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黄洪河,蔡秋华,游晴如,,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8
综述了国内外稻草资源化利用状况,提出了稻草高效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总结并分析了稻草循环利用的6种基本模式特点,展望了稻草综合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和广阔前景,探讨性地提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游晴如,黄庭旭,马宏敏,,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6
综述了地域环境差异、气候因素、土壤环境、营养环境、环境污染等环境生态因子对我国稻米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
[会议论文] 作者:黄洪河,蔡秋华,游晴如, 来源:全国立体农业、庭院经济与乡村循环经济研讨会 年份:2007
  稻草高效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是指应用生态学原理将稻米生产过程中水稻的副产品—稻草,通过加工或预处理等中间环节和方法,将稻草或稻草中的大量有效成分变为农业生产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董瑞霞,王晓方,游晴如,翁国华,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18
内6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合作利用优质三系不育系内6A与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而成的三系晚籼杂交稻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
[期刊论文] 作者:姜照伟,解振兴,张数标,游晴如,张琳,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18
以早稻佳辐占、中稻宜优673和烟后稻天优华占为材料,设置了机插秧与手插秧对比试验,研究机插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早稻、中稻、烟后稻全生育期比手插秧的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游晴如,黄庭旭,周仕全,陈泳和,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03
用香稻材料'A04'与不同的非香稻材料杂交,采用氢氧化钾测定法鉴定杂交组合双亲、F1、F2和B1F1稻株叶片的香味,统计各组合杂种后代有香味与无香味的分离比率.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郑轶,游晴如,董瑞霞,涂诗航,谢华安,,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10
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航2号选配而成的杂交晚稻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郑轶,游晴如,董瑞霞,涂诗航,谢华安,,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10
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航2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介绍了特优航2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清华,杨东,吴方喜,游晴如,郑苹立,,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10
试验采用6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碎米淀粉性能改良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碎米放置在温度42℃、湿度88%的老化箱内进行人工加速老化11d后,胶稠度由原来的44.67mm下降为33.33mm,胶......
[期刊论文] 作者:游晴如,黄庭旭,张水金,杨东,马宏敏,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3
简要综述了石蜡油-EMS花粉诱变、离子束注入、花粉辐照和空间诱变新技术的诱变机理、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洪飞, 黄妙春, 董瑞霞, 游晴如, 黄庭旭,, 来源: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2017
对新选育的13个早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清优308、清优华占、潢优177、潢优308和潢优丝苗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稻瘟病抗性和稻米品质表现突出,在福建...
[期刊论文] 作者:吕荣海,游晴如,董瑞霞,黄庭旭,张水金,,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5
总结了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内优航148在上杭县庐丰乡丰康村的种植表现,并从适时播种育壮秧、适时移栽、科学管理肥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郑轶,涂诗航,周鹏,游晴如,张水金,郑家团,,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10
对9个水稻不育系与12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3个杂交水稻组合在福建省将乐县黄潭、上杭县茶地的稻瘟病重病区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筛选出22个抗稻瘟病组合。对杂交组合与父...
[期刊论文] 作者:吕荣海,黄庭旭,游晴如,杨东,张水金,赖贵青,,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2012
以优质稻宜优67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施肥量及其互作均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增加栽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有效...
[期刊论文] 作者:张水金,黄庭旭,游晴如,杨东,涂诗航,马宏敏,,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6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宜香IA与自选的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
[期刊论文] 作者:游晴如,黄庭旭,杨东,涂诗航,谢鸿光,郑家团,,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以3个不育系川香29A(A1)、珍汕97A(A2)、Ⅱ-32A(A3)和8个新恢复系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11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1)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
[期刊论文] 作者:游晴如,黄庭旭,郑家团,杨东,涂诗航,谢鸿光,,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6
以3个不育系川香29A(A1)、珍汕97A(A2)、Ⅱ-32A(A3)和8个新恢复系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12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①除直链淀粉含量,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