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黄鹏, 来源:甘肃科学学报 年份:1996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区域分布规律和产量特征,通过对不同生存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提出影响甘肃省马铃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需求而不是生态适应性。土壤有机质,氮......
[期刊论文] 作者:黄鹏,温随良,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对沿黄灌区高产栽培的主要模式──小麦玉米带田的配方施肥、土壤和作物养分供吸动态规律、化肥施量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以及产高农田的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3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在......
[期刊论文] 作者:黄鹏,温随良,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通过对甘肃省马铃主产区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的品质测试分析,指出土壤有机质和物理性状影响马铃薯外部形状的主要因素。土壤中N素供应强度是影响马铃薯块茎大小,淀粉价,蛋白......
[期刊论文] 作者:黄鹏,温随良,,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对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土壤进行了理化分析,表明缺氮及有机质、盐分含量高是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改良土壤的五项措施,即:种植绿肥、覆盖、引洪灌溉、增...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刘谦和,,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0
本文经过土壤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及数字整理,总结出武威市山地旱作土壤土层深厚,潜在肥力较高,土体结构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旱缺水,烧草皮,踏灰,陡坡处开荒破坏...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刘军,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在少耕免耕条件下,地膜和秸秆覆盖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可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协调水、肥、气、热和各肥力因素,增产效果明显,可因地制宜地在半干旱地区进行推广。......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晋小军, 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份:1996
以应用生物科学为主体的农业院校,土壤学和耕作学是大部分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的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能力水平是他们进入社会后先行发挥作用、完成任务、获得基本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宝书,温随良,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0
作者除对引种一年生苜蓿的形态特征作了仔细的观察描述外,着重对其生育期、产草量和土壤中养分和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兰州市以硫酸盐为主的盐土上种植一年即可降...
[期刊论文] 作者:黄鹏,温随良,陈垣,,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总结出陇中旱地培肥最佳方案和春小麦各生育期营养元素的动态规律,该方案对提高水分利用率、作物产量均具有良好效果。并制定了耕层4级肥力指标,为培肥和评价土壤肥力提供了...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李生福,,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1990
一、前言武威市平川灌区在种植业中由于作物布局不合理,施肥上又重化肥轻有机肥,致使全区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土壤理化性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造成轮作倒茬...
[期刊论文] 作者:黄鹏,温随良,晋小军,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的品质测试分析,指出土壤有机质和物理性状是影响马铃薯外部形状的主要因素,土壤中N素供应强度是影响马铃薯块茎大小、淀粉价......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黄鹏,晋小军, 来源:甘肃科学学报 年份:1996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区域分布规律和产量特征,通过对不同生态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提出影响甘肃省马铃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需求而不是生态适应性。土壤有机质、氮......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晋小军,黄鹏, 来源: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份:1996
以应用生物科学为主体的农业院校,土壤学和耕作学是大部分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的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能力水平是他们进入社会后先行发挥作用、完成任务、获得基本资料和取...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苏生海,刘谦和,, 来源:甘肃农大学报 年份:1986
本文经过四年的试验及多次的土壤调查,科学地总结出武威市川区土壤养分存在的问题是缺磷、少氮、有机质较缺。而物理性状(除土壤板结外)基本是良好的土壤物理构造。依理化现...
[期刊论文] 作者:宋子才,王有科,温随良,,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作者于1987~1989年对沙棘、柠条和山桃林地土壤及枝叶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年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之中,土壤中K素的含量对树木的生长不产生限制性影响,且变...
[期刊论文] 作者:温随良,黄鹏,晋小军,刘军,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经试验和调查,甘肃省气候不是限制马铃薯丰产的主要因素。但与土壤养分的高低呈相关性,其中磷是最小养分,遵照这一趋势,因地制宜的谐调氮,磷,钾比例是高产的关键。...
[期刊论文] 作者:骆大德,温随良,华珠兰,刘谦和,, 来源:甘肃农大学报 年份:1988
通过三年对武威市平川灌区三年三区轮作制中土壤养分的研究,总结出小麦套草木樨,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作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均呈递增的趋势,相应地改善了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苏生海,温随良,李雪屏,, 来源:中国草原 年份:1987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Scop)属豆科红豆草属,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红豆草引入我国栽培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红豆草是一种产草量高、品质好、营养...
[期刊论文] 作者:郑守林,陈宝书,温随良,温尚文,,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9
通过以不同水量在相同时期内和相同水量在不同时期内供给栽培红豆草在生长期内试验,获得了牧草种子产量和饲草产量差异显著的结果证明,在生长期内红豆草立地土壤水分的适宜供...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宝书,温随良,郑守林,王慧中,,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0
作者除对引种一年生苜蓿的形态特征作了仔细的观察描述外,着重对其生育期、产草量和土壤中养分和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兰州市以硫酸盐为主的盐土上种植一年即可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