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温蜀山,,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2002
Internet中,基于分组丢弃技术的缓存管理算法是分组转发设备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利用它,(1)可以保护TCP流,(2)可以在采用FCFS(先到先服务)调度算法时较公平地分配响应流和非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宝莲,温蜀山,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分析了传统的网络管理模式-管理者-代理模型,引入了主动网的概念,对主动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详细讨论了智能、分组、委派管理模型及数字网的远程测试三种体现主动网思想的管理模......
[期刊论文] 作者:陈远,温蜀山, 来源:数字通信 年份:1999
HFC网络(混合光纤同轴网)采用树状拓扑结构,分布于较广的匹配,有较大的延时,这使得HFC网络中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设计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HFC网络中几种有影响的MAC协议进行了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陈远,温蜀山,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对主动网技术、CORBA、Java RMI等几种能够实现远程应用的技术进行和比较,对主动网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了各种实现方案的优缺点。借鉴主动网的设计思路,结合其他方案的成果,给出一种简单......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陈远,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介绍了主动网的体系结构,并对几种不同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主动网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网络管理、拥塞控制、多播和信息缓存;列举了为保障主动网的安全性必须考虑的几个关......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李乐民, 来源:四川通信技术 年份:2000
对目前IP网络向宽带化发展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即服务质量、拥塞控制、安全性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并对交换与路由相结合的......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孙海荣, 来源:数字通信 年份:1997
BAGNet是典型的IPoverATM网络实验床,本文介绍了其产生的背影,成员、目标、建立情况、成果及存在原问题,最后给出了发展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一果,温蜀山,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介绍了主动网和网络安全的概念,引入了安全主动网环境的模型,对主动网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对主动网安全环境的阐述,以及对目前主动网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和介绍,论证......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李乐民, 来源:中兴通讯技术 年份:2001
文章通过多个实验(包括实测和仿真),分别分析了仅有适应性业务和适应性业务与非适应性业务并存时TCP带宽的使用与分配问题,并就保护和优化TCP带宽和缓解拥塞崩溃介绍了Internet网关可以采取的几种措施(主动队列管理、公平队列管理以及针对特定流的分组丢弃),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民,温蜀山,, 来源:中兴新通讯 年份:1999
文章介绍了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以及在IP网络上运行综合业务和多种业务的有关技术问题。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echnical issues related to IP ov...
[期刊论文] 作者:陈远,温蜀山,孙海荣, 来源:数字通信 年份:1999
HFC网络(混合光纤同轴网)采用树状拓扑结构,分布于较广的区域,有较大的延时,这使得HFC网络中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设计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HFC网络中几种有影响的MAC协议进行了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李乐民,孙海荣, 来源:通信学报 年份:2002
Internet中,基于分组丢弃的缓存管理技术是分组转发设备的重要功能模块,其算法对网络性能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现有主要的分组丢弃技术及其派生算法作了总结,并就存在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李乐民,孙海荣, 来源:电子与信息学报 年份:2002
针对目前Internet中的响应流和非响应流带宽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ED分组丢弃历史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发现高速率的数据流并对其到达分组按概率作优先丢弃,以避免这些流对带宽的过度占用,多个仿真实验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李乐民,孙海荣, 来源:电子学报 年份:2002
为了提高Internet在分组转发时对TCP的公平性,本文提出一种用于缓存管理的最高速流早期丢弃策略,简称HRFED,并研究了它与FCFS和FQ调度算法结合时的性能.本文用解析方法证明HR...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李乐民,孙海荣, 来源:中兴新通讯 年份:2000
文章阐述了主动网的发展状况,就主动网的体系结构、安全性、资源分配与限制、编程语言等技术问题作出说明,给出研究建议,并对其在网络管理、拥塞控制、多播和信息高速缓存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宝莲,温蜀山,孙海荣,李乐民,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分析了传统的网络管理模式──管理者一代理模型,引入了主动网的概念,对主动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详细讨论了智能、分组、委派管理模型及数字网的远程测试三种体现主动网思想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远,温蜀山,李乐民,孙海荣,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对主动网技术、CORBA、Java RMI等几种能够实现远程应用的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对主动网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比较了各种实现方案的优缺点。借鉴主动网的设计思路,结合其他方案的成果,给出一......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陈远,李乐民,孙海荣,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介绍了主动网的体系结构,并对几种不同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主动网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网络管理、拥塞控制、多播和信息缓存;列举了为保障主动网的安全性必须考虑的几个关......
[期刊论文] 作者:温蜀山,孙海荣,李乐民,雷维礼,, 来源:计算机与网络 年份:1998
文章对在IP与ATM结合的多种方案,即经典的IPoverATM、MARS、局域网仿真、NHRP、MPOA及第三层交换进行了描述,并同时指出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一果,温蜀山,孙海荣,李乐民,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介绍了主动网和网络安全的概念,引入了安全主动网环境的模型,对主动网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对主动网安全环境的阐述,以及对目前主动网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的介绍,论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