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薛益民,淡克德,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89
我国1964—1979年间引进的油橄榄餐用品种均已开花结果。经对其果实经济性状的测定表明,大部分品种保持了原有的特性,突出特点是果实大、果肉率高。典型的餐用品种有“戈达尔...
[期刊论文] 作者:王笑山,淡克德,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5
油橄榄丰产栽培中间试验(陕西片) 1981年在城固县进行。建园初期,为选配中试园的主栽和授粉品种,用双列交配法测定了当地主要栽种的六个油橄榄品种(包括无性系,以下同) 间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笑山,淡克德,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2
1980年至1981年冬、春期间,汉中地区雨雪稀少(1980年12月至1981年4月降水总量只有40.4毫米),致使1981年春末夏初出现了多年少见的旱情。进入5月份后仍然很少降雨,但气温回升...
[期刊论文] 作者:杨忠信,李龙山,淡克德,,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80
油橄榄自1962年引入我省以来,经过试验研究,精心培育,已渡过成活、生长、结实及传种接代关,并以汉中地区为重点,扩大繁殖和栽培。现在汉中地区油橄榄苗木年出圃数量,已由最...
[期刊论文] 作者:樊美珍,淡克德,衡文华,邓辅坤, 来源:森林病虫通讯 年份:1988
橄榄螟蛾是油橄榄的主要害虫,此虫在陕南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主干皮层内越冬,翌年3月出蛰,4月化蛹,5月羽化,第二代成虫于7月出现。虫害多发生在较衰弱的林分,嫁接伤口等...
[期刊论文] 作者:樊美珍,郭超,王成祥,淡克德, 来源:经济林研究 年份:1985
宽肩象(Ectatorrhinus adamsi pascoe)是青麸杨(Rhus potaniniMaxim)的蛀干性害虫。在汉中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4月初开始活动5月中旬产卵于树皮内,卵期10天。幼虫取...
[期刊论文] 作者:王笑山,薛益民,淡克德,岳光筑, 来源:经济林研究 年份:1987
对陕西城固油橄榄场主要栽种品种佛奥、城固32、城固22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发育、成熟和采收期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城固地区佛奥等品种一般5月下旬至6月初开花。果实生长按增重...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中裕,韩矅平,余荣伟,淡克德,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1992
牛背鹭在汉中地区为夏候鸟,每年4月初,迁来繁殖地后,即成对活动,开始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上午9—10时,或下午5—6时,每次交配时间约20—23秒。4月中旬开始营巢,巢成浅盘状。...
[期刊论文] 作者:薛益民,王笑山,淡克德,岳光筑,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88
通过对油橄榄(Olea europaea L.)56个不同品种果实经济性状的研究,确定了油橄榄典型油用品种。果实含油率(指干果)为40—50%的有25个品种,占总数的44.6%;35—40%的有14个,占25.0...
[期刊论文] 作者:薛益民,王笑山,淡克德,岳光筑,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89
我国1964—1979年间引进的油橄榄餐用品种均已开花结果。经对其果实经济性状的测定表明,大部分品种保持了原有的特性,突出特点是果实大、果肉率高。典型的餐用品种有“戈达尔...
[期刊论文] 作者:邓明余,陈惠琳,赵丽华,肖光球,淡克德,刘素凤,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89
1983—1987年对湖北省武昌、宜昌、当阳县和陕西省城固县油橄榄中试园土壤与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生长较好的(一类树下)土壤条件是pH7—8,CaCO_3>5%,有机质>1....
[期刊论文] 作者:邓明全,赵丽华,陈惠琳,肖光球,淡克德,刘素凤,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89
1983—1987年对湖北省武昌、宜昌、当阳县和陕西省城固县油橄榄中试园土壤与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生长较好的(一类树下)土壤条件是pH7—8,CaCO_3>5%,有机质>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