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程国安,海力波,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集体无意识与民族审美活动程国安海力波集体无意识是民族审美心理的深层积淀,不同的民族,由于深层心理的集体无意识的差异,以及制约和形成审美心理特征的群体规范的不同,其审美心...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8
《阿诗玛》隐含的深层主题为撒尼人亲属制度中血缘关系与婚姻关系间存在的结构性张力及解决之道。女性及其家人必须在"女人要出嫁"的习俗和"嫁了是人家的囡"的情感冲突中保持...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2
"尸变"故事在清代志怪小说和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清代社会中盛行的"停柩浮厝"的独特葬俗是"尸变"故事得以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本身则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96
苗族图腾信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立足于现有研究成果对苗族图腾信仰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水平有限,讹误难免,故谓之管窥,以就教于方家。 一 研究苗族图腾信仰...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16
"弃老"实为古代人生礼仪中从老年走向死亡的过渡仪式,老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从公共生活中隐遁,在社会身份与生活空间上与世人相隔离,以等待死亡的到来。"仙"之原意当为老年年...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11
当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在侧重发掘"艺术的社会性"的同时,却相对忽略了对艺术这一审美本体的言说,导致未能对艺术创作与审美批评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直接有力的回应。在具体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10
黑衣壮传统文化的社会性别模式既承认两性存在着心、生理上的明显差异,也充分肯定女性在生命延续与传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一种强调两性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价值上的互补...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通识教育的系统化、完善化与规范化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将人类学纳入大学通识教育中,可以令通识教育系统、规范,具备学理性...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17
"小孩弹弓杀老人"是一则流传较广的当代传说,这则传说以小孩误杀老人而引发老人家属极端的报复为内容,围绕"棺材中藏匿的孩子"这一核心母题而展开情节。构成该传说的若干母题...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2009
本文通过对相关民族志作品的分析,指出,人观研究可以使艺术人类学更深入地参与人类学主流理论的讨论,也有助于我们探寻不同文化中独特的自我建构与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推进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族论坛 年份:1995
对左江崖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学术界曾提出了众多观点,除五、六十年代的军队会师说,动员群众说,列阵点将说,庆功说,语言符号说外,八十年代后还提出了犬图腾说,佘水神说,佘...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09
边缘族群是否可能通过把自身纳入国家历史的大脉络中而得到前所未有的表征自我存在的机会?在借用新的历史表征方式时有没有从原有的时间观、历史记忆等文化认知内容中吸收养...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高教论坛 年份:2011
人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双重属性,对人类进化、社会构成、文化发展等问题都有系统而全面的学科解释,体现出其他学科少有的理性与人文思考相结合的思维特征和对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4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徐杰舜教授在促进与深化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事业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他不仅在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有很大的理论创新 ,还通过经营刊物、举办会议...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07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
[会议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 年份:2006
从古典进化论开始,不同学派的人类学家就已经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对人类不同文化中的审美现象加以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尝试将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划分...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2013
"老化异类"故事是以老人化身为兽类、妖魅等异常之物为内容的民间故事类型,该故事类型既体现出普通人性中对老年阶段身心衰退状态的不安心理,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民俗文化中对魂...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8
黑衣壮人对色彩的分类与审美感知受到客观技术手段与生理经验的影响,同时也与其独特的世界观、人观等文化认知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尝试以黑衣壮为个案研究,指出:审美感知是文...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人类学对审美问题的研究重点从最初对美的本质特征的界定 ,发展为对审美的社会文化功能分析 ,再演变为通过对跨文化审美感知的探询而理解不同文化的意义世界的建构与认知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海力波,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9
《庐江民》是唐代《宣室志》中一则志怪小说。通过历史语境与文本分析,可确定《庐江民》描述的是唐代江淮地区胡人举行祆教仪式"泼寒胡戏"的场景,所记录的仪式细节为祆教研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