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浦汉春, 来源: 年份:2006
2003-2005年度,利用人工智能温室(温度控制误差±0.5℃,湿度控制误差±1%,光通量密度0.08mol*㎡/s)控温控湿,研究花后不同时间高温对中筋小麦扬麦12号和弱筋小麦扬麦9号粒重、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植株体内碳、氮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高温......
[期刊论文] 作者:浦汉春, 周振玲, 马腾,,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5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是农村科技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创新的一种尝试。文章中详细说明了科技服务超市以有实体店面、有专业团队、有稳定网络、有工作基地、有卓越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浦汉春,周振玲,徐大勇,,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5
在简要回顾三系杂交粳稻的起源、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粳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及粳稻恢复系选育和配组经过,分析三系杂交粳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三系杂...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明,吴明元,浦汉春,,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3
灌南县三源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2003年起,采用水稻全程机械化插秧调控技术发展有机水稻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具体配套栽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周振玲,浦汉春,王征业,,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7
结合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分析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从加强项目科学化管理、重视科研档案管理、优化科研管理队伍和健全科学激励机制等方面出发......
[期刊论文] 作者:浦汉春, 王征业, 李馨宇,,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2012
科研管理工作贯穿于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文章结合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分析其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军,罗利,王多明,浦汉春,, 来源: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年份:2008
YG001甘薯是扬州大学从美国引进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富合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药食两用的功能,它适应性强、抗逆性突出,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1500kg,高产田块亩产在2500kg以上,为优质食......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军,王多明,浦汉春,罗利,,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8
阐述了YG001甘薯无公害大田栽培技术,同时介绍了其贮藏技术,以期为YG001甘薯栽培与贮藏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王永军 王多明 浦汉春 罗 利,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8
摘要 阐述了YG001甘薯无公害大田栽培技术,同时介绍了其贮藏技术,以期为YG001甘薯栽培与贮藏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YG001甘薯;大田栽培;贮藏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41-02    YG001甘薯是扬州大学从美国引进的高胡萝......
[期刊论文] 作者:浦汉春, 周振玲, 王征业, 孙留群,,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3
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连云港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推动连云港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李筠,任立凯,孙中伟,浦汉春,, 来源: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12
针对小麦种质资源贫乏和遗传基础狭窄的现状,开展了利用矮败轮回选择工具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应用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应用矮败小麦创新种质的技术路线,以及群体组配、选择调......
[期刊论文] 作者:周振玲,浦汉春,杨波,徐波,徐大勇,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7
以水稻品种宁粳4号、连粳7号、连粳11号、华瑞稻1号和连粳15号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
[期刊论文] 作者:华国栋,李冠喜,浦汉春,王多明,相华,,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9
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小麦种子的后熟作用、含水量以及环境的温湿度是影响小麦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针对江苏地区提出了小麦种子活力的控制技术与种子贮藏技...
[期刊论文] 作者:华国栋,李冠喜,浦汉春,王多明,相华,,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09
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幼苗在萌发的基础上具有迅速而健壮生长的能力,既能发芽,又能成苗。它同时影响着种子发芽、田间成苗、健康状况、抗逆能力及子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王龙,浦汉春,任立凯,孙中伟,李筠,,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根据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矮败小麦的特点,建立耐盐碱、优质高产、丰产早熟和抗病等4个轮回选择群体,并进行小麦种质...
[期刊论文] 作者:任立凯,王龙,李筠,浦汉春,李强,孙中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发芽期芽长、根长、根数及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耐盐品种德抗961、山融3号,当地主栽品种烟农19、连麦2号、连麦6号、陕229及相关品系为材料...
[期刊论文] 作者:王军,李筠,王龙,任立凯,刘耀鸿,迟铭,浦汉春,,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以14个高世代小麦品系和连麦2号为材料,采用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抗盐鉴定的方法,比较各品种(系)在不同浓度NaC l条件下的耐盐性差异,包括发芽率、芽长、根数和根长等多项指...
[期刊论文] 作者:刘萍,郭文善,浦汉春,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5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在灌浆最快时期(花后19~21 d)、温度(25℃、30℃、35℃、40℃)、大气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对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
[期刊论文] 作者:刘萍,郭文善,浦汉春,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6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了灌浆期高温对弱、中筋2个小麦品种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25℃升至30℃有利于籽粒总淀粉积累,当灌浆温度超过30℃时,温度升高,总淀粉含量下降,4......
[期刊论文] 作者:刘萍,郭文善,浦汉春,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7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花后短暂高温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开花至花后33d,35℃以上高温处理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