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郑寨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_3)对控制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效果@洪晓富@蒋彭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郑寨生¥金华市农科所@卢昌银@王撮明¥兰溪市黄店镇农技站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3)对控制分蘖和提...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聂志斌,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8
不同培肥和控水方法对早稻旱育秧床土含氮量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洪晓富1蒋彭炎1聂志斌2丁茂干2黄祖祥2卓三头2(1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2浙江省龙泉市农业局,浙江龙泉323700...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10021)我们在以往的试验报告中已经论述过,水稻施用保花肥,能明显地增进颖花发育,减少颖花...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蒋彭炎,郑寨生,卢昌银,王撮明,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_3)对控制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效果@洪晓富@蒋彭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郑寨生¥金华市农科所@卢昌银@王撮明¥兰溪市黄店镇农技站水稻分蘖期喷施赤霉素(GA3)对控制分蘖和提...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蒋彭炎,聂志斌,丁茂干,黄祖祥,卓三头,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8
不同培肥和控水方法对早稻旱育秧床土含氮量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洪晓富1蒋彭炎1聂志斌2丁茂干2黄祖祥2卓三头2(1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杭州310021;2浙江省龙泉市农业局,浙江龙泉323700...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10021)我们在以往的试验报告中已经论述过,水稻施用保花肥,能明显地增进颖花发育,减少颖花...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2006
中非共和国位于非洲中部,土地面积62.3万km2,可耕地面积145万hm2,已开发种植耕地面积72万hm2,拥有380万hm2的森林,人口总数4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人,全国有16个省,66...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06
中非是非洲大陆中部的内陆国家,东接苏丹,南界刚果(布)、刚果(金),西连喀麦隆,北邻乍得。海拔365m,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6℃。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1
随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深入,传统的管水技术有的已不再适应水稻高产的需要。过去根据水稻生理需水与生态需水的规律,水稻本田期传统的管水技术,基本上是浅水插秧;深水...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倪瑜娟,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8
在水稻机械抛秧大田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适宜于机械抛秧的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适宜于机械的早稻秧苗叶龄为4.5 ̄5.0叶,苗高12 ̄15cm。机械时秧土含水量宜控制在30% ̄35%。机械抛秧入土角度〈30°的比......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叶定池,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本文针对连作晚稻抛秧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限制我省连作晚稻抛秧应用的主要因素。通过多点调查和较大面积示范对比,指出了目前生产中的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洪晓富, 来源:农技服务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蒋彭炎,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3
以汕优10号为材料,在齐穗期采用14CO2同化标记,研究了汕优10号不同类型群体的成穗率和光合效率。还就群体成穗率和光合强度,群体净同化率和成穗率,群体的呼吸消耗和光合产物分配比例与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洪晓富,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7
本文应用不同氮浓度溶液对早籼稻和晚粳稻代表品种进行水培试验,考虑其对分蘖芽的分化发育和分蘖的发生终止的影响。试验表明,茎鞘含氮率与分蘖的关系甚为密切,在含氮率2.7 ̄3.3%时,水稻分......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洪晓富,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4
选取早籼、早杂、晚粳和晚杂的代表品种各一个,用14C-葡萄糖作为同化物的供给源,分别通过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研究群体条件下,水稻各种类型个体(主茎与分蘖、秧田分蘖与本田分蘖、一次......
[期刊论文] 作者:史济林,洪晓富,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2
分蘖是水稻的固有特性,分蘖的发生是水稻生长与环境条件统一的结果,合理利用分蘖是水稻高产栽培中的重要一环。对水稻分蘖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其中对分蘖的利用存在有不...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闫川,范天云,,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1
主要从水稻结实率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与结实率、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水稻穗叶体温及冠气温差与籽粒灌浆结实、高温对植株体内乙烯及热激蛋白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宇眺,闫川,洪晓富,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19
为研究花前(BF)、花后(AF)遮阴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以甬优12为供试材料,分别在杭州市余杭区大田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网室内用人工遮阴的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吴春赞,林辉,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04
大田普查与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为害主要造成水稻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产量损失率随着病穗率的上升而增加,两者呈直线极显著正相关(r=0.9829**).发病程度与...
[期刊论文] 作者:颜贞龙, 方蔚航, 洪晓富,,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8
株两优831是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二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在浙江衢州多地试种表现出丰产性好、生育期短、长势繁茂、株型适中、剑叶挺拔、抗倒性强、抗稻瘟病、后期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