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68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2000
我们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法 (AmplisensorPCR)定量检测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 ,并与HBV血清标志物(HBVM)关系作一比较。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97例乙型肝炎患者均是 1998年 11月~1999年 3月我......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 来源:南通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对重型病毒型肝炎212例进行血清病学原调查,结果病原类型共10种模式,单纯或重叠HBV感染190例,死亡85例中单纯或重叠HBV感染71例,老年患者31例中则为24例,提示重型病毒型肝炎病原型构成复杂,病原以HBV为主,HBV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 蒋明,,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刘海肃, 来源:实用肝脏病杂志 年份:1998
我们对近三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1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血清病原学检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一般资料 212例均系1994年1月~199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病...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张守仁,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谢志萍,沙安莉, 来源:世界感染杂志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蒋炽明,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2004
我们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法(Amplisensor PCR)定量检测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并与HBV血清标志物(HBV M)关系作一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曹立森,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裴豪,沙安莉,曹立森, 来源:传染病药学 年份:200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病毒发生YMDD变异带给的临床影响。方法 106例经拉米夫定治疗(100mg/d)52wk后的乙肝惠者,采用PCR产物杂交技术,检测血清中病毒Y...
[期刊论文] 作者:裴豪,沙安莉,曹立森,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丁虹,曹立森,裴浩,沙安莉,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2002
探讨拉米夫啶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乙肝对临床疗效的影响.82例血清ALT>正常值1.5倍以上,HBeAg、HBVDNA均阳性的慢乙肝分两组分别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52例单用拉米夫啶;30例泛昔...
[期刊论文] 作者:陈凯红,刘海肃,沙安莉,裴豪,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1998
本文检测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血清和腹水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P<0.05或0.01)。腹水感染者血清和腹水IL-6、TNFα水平高于非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陈凯红,刘海肃,沙安莉,裴豪, 来源:江苏医药 年份:1999
通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不同阶段血清及腹水白细胞介素-6(IL-6)、a-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探讨IL-6、TNF-a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和在肝硬化腹水......
[期刊论文] 作者:丁虹,刘海肃,沙安莉,吴红亚,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对 4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IFN治疗前、中、后采用ELISA法检测抗IFN、HBV -M ,用PCR法检测HBVDNA、HCVRNA ,结果 ,乙型肝炎抗IFN治后转阳性及治前后均阴性组 ,HBeAg阴转及H...
[期刊论文] 作者:沙安莉,张守仁,曹立森,周瑞璋,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陆树洪,马荣庚,陶建中,戴顶龙,沙安莉,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陈凯红,刘海肃,沙安莉,谢志萍,裴豪,张波, 来源:实用肝脏病杂志 年份:1997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免疫调节、造血、代谢等过程。为了解其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本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不同阶段的血清进行IL-6含量的测定...
[期刊论文] 作者:陈凯红,刘海肃,沙安莉,谢志萍,裴豪,张波, 来源:江苏医药 年份:1997
本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清进行细胞介素一6(IL-6)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资料:收集1995年8月至1995年11月我院住院病人105例,男8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3......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守仁,曹立森,沙安莉,周瑞璋,戴杏英,,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1988
乙肝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 Dane颗粒的核心部分,在感染者的血清内不易测得游离的 HBcAg。至今国内外均无 HBcAg测定盒的商品供应。为便于临床应用推广,我们进行了血清 HBcA...
[期刊论文] 作者:陈浩坤,沙安莉,汪瑶君,刘海肃,曹立森,钱兴南,裴豪,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199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