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沈露予,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年份:2012
本文构造了一种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值方法。并用该高精度数值方法分别计算了笛卡尔坐标系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一般曲线坐标系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高阶精度的紧致有限差分格式,压力项和粘性项分别使用了......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露予,陆昌根, 来源:应用数学和力学 年份:2016
边界层流中当地感受性问题的研究对层流向湍流转捩过程的预测与控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边界层内诱导产生三维Tollmien-Schlichting(T-S)波成因过程的探讨具有更加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昌根,沈露予,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6
在边界层流中层流向湍流转捩机理的研究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理论课题之一.感受性阶段是边界层内整个转捩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它在层流向湍流转捩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露予,陆昌根,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7
层流向湍流转捩的预测与控制一直是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感受性阶段是转捩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它决定着湍流产生或形成的物理过程.但是有关三维边界层内感受性问题的数...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露予,陆昌根,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8
边界层感受性问题是层流向湍流转捩的初始阶段,是实现边界层转捩预测和控制的关键环节.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声波扰动或涡波扰动作用下前缘曲率变化对边界层感受性机制...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昌根,沈露予,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8
三维边界层感受性问题是三维边界层层流向湍流转捩的初始阶段,是实现三维边界层转捩预测与控制的关键环节.在高湍流度的环境下,非定常横流模态的失稳是导致三维边界层流动转...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昌根,沈露予,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5
目前理论、实验以及数值模拟主要研究自由来流中的小扰动与壁面局部粗糙相互作用激发边界层感受性问题.但是,针对自由来流湍流与壁面局部吹吸相互作用诱导边界层感受性的相关报......
[会议论文] 作者:陆昌根,沈露予, 来源: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6
层流向湍流转捩的预测与控制一直是流体力学中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其中感受性阶段为边界层流中的转捩过程提供了初始条件,它决定着湍流形成和发展的物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三维边界层内感受性问题的数值和理论研究都要比二维边界层内感受性问题的研究少很多;而且,在自......
[会议论文] 作者:沈露予,陆昌根, 来源: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6
在边界层流中的感受性问题一直是层流向湍流转捩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真实的转捩过程大多发生在三维边界层流中;后掠平板边界层是一种典型的三维边界层,研究其感受性过程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吴卫国,沈露予,薛世峰,, 来源: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2014
为求解三维水动力模型的高精度数值计算,设计了一种在曲线坐标系下求解的新方法.对ξ,η和ζ共3个方向的空间导数分别采用高精度的紧致有限差分以及非线性项的迎风紧致有限差...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昌根,赵玲慧,沈露予,, 来源:空气动力学学报 年份:2012
在壁面上构建局部扰动,数值研究不同特征的局部扰动对平板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影响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探讨壁面扰动的分布、类型、强度大小对三维扰动波在平板边界层流动中的非线...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昌根,朱晓清,沈露予,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7
边界层感受性问题是层流向湍流转捩的初始阶段,在转捩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尤其是三维边界层流动.因此,研究三维边界层感受性问题对进一步理解层流向湍流转捩机理以及湍流成因...
[期刊论文] 作者:陆昌根,沈露予,朱晓清,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9
边界层感受性是层流向湍流转捩的初始阶段,是实现边界层转捩预测和控制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表明,边界层感受性问题不仅受到不同自由来流扰动条件,壁面局部粗糙和局部吹吸的几...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露予,陆昌根,朱晓清, 来源:应用数学和力学 年份:2017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研究了在自由来流湍流与三维壁面局部粗糙作用下平板边界层内诱导产生不稳定T-S波的物理问题.数值结果可知,在平板边界层内发现了二维和三维TS波组...
[期刊论文] 作者:沈露予,陆昌根,赵玲慧,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以壁面脉冲扰动来构建湍流边界层近壁区对称与非对称相干结构理论模式,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湍流边界层近壁区对称与非对称相干结构形成的理论机制和演化规律.计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