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吴忠哲,沈川洲,刘羿, 来源: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吴忠哲,刘羿,沈川洲,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年份:2014
在地学的研究上,珊瑚骨骼的稀土元素(REE)当作示踪剂已有广泛的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建立了月分辨率的珊瑚骨骼稀土元素分析技术,可提供做为研究季风变化和过去火山喷发纪录的代用指标.本研究採集两株现生微孔珊瑚(Porites coral),分别自越南中部外海的Son ......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进国,沈川洲,姜修洋,,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12
基于山西武乡太行龙洞一支石笋5个230Th年龄和190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4 400~150 a B.P.高分辨率δ18O序列。石笋δ18O值逐渐增加,除最近约600 a外,在千年尺度长期趋势变化上与...
[会议论文] 作者:吴忠哲[1]刘羿[2]沈川洲[1],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年份:2014
  在地学的研究上,珊瑚骨骼的稀土元素(REE)当作示踪剂已有广泛的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建立了月分辨率的珊瑚骨骼稀土元素分析技术,可提供做为研究季风变化和过去火山...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进国,赵侃,沈川洲,任昊佳,,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6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姜修洋,李志忠,沈川洲,李金全,,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2011
选择位于典型东亚季风区我国东南部福建省宁化县天鹅洞一支石笋样品(TE2),通过3个30 Th年龄和96组稳定同位素测试,重建了2 100~590aBP期间平均分辨率为17年的氧碳同位素时间变...
[会议论文] 作者:谭亮成,易亮,蔡演军,沈川洲,程海, 来源: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谭亮成,蔡演军,安芷生,程海,沈川洲, 来源: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ESS2016)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沈川洲,谭明,林可,段武辉,R.Lawrence EDWARDS,姜修洋,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年份:2014
在洞穴沉积的钟乳石常具有细微纹层结构,厚度为几微米(micrometer,10-6 m)到一、两毫米millimeter,10-3 m)不等;过去科学界常将这些洞穴沉积的微层视为年轮,从轮的多寡便可得知钟乳石年龄,并应用于无数的气候环境变迁研究上.过去证明洞穴钟乳石年轮的绝对定年方......
[期刊论文] 作者:孙敏,李太枫,邱景星,沈川洲,孙亚莉,聂宝符,,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0
采用微量切割技术取样,超微量天平准确称重,热电离质谱仪测定样品的锶、钙浓度后,发现全部分析的49个样品中钙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与钙的测定精度相比,样品中钙浓度的变化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姜修洋,王晓艳,杨邦,何尧启,沈川洲,李志忠,,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4
基于黔北三星洞石笋(SX29)9个铀钍年龄和420个氧同位素分析,获得了113.6±0.3~106.2±0.4 ka BP(相对于1950年)10年际分辨率的?18O时间序列.该石笋?18O时间序列记录了MIS 5d/...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苗发,王芳,曹奇,李婷婷,沈川洲,马志邦,蔡炳贵,,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6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刘娟,王津,陈永亨,沈川洲,齐剑英,王春霖,何路城,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5
结合Tl、Zn和Pb等重金属元素同位素组成的分析,针对广东西江流域的某超大型含Tl硫铁矿和硫酸厂附近的河流沉积物中TI污染的状况、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津,陈永亨,苏龙晓,吴颖娟,刘娟,李红春,沈川洲,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本文以该铀矿开采场和尾矿堆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HNO3-HF混酸全消解方法,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该区域水体沉积物中放射性元素U、Th和典型金属元...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娟,王津,陈永亨,何路城,沈川洲,齐剑英,王春霖,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5
结合Tl、Zn和Pb等重金属元素同位素组成的分析,针对广东西江流域的某超大型含Tl硫铁矿和硫酸厂附近的河流沉积物中TI污染的状况、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姜修洋,何尧启,沈川洲,孔兴功,李志忠,张育维,,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2
基于黔北石膏洞两支石笋(SG1和SG2)的12个高精度230Th年龄(误差为±2.5~55a)和479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全新世9.9kaBP(相对1950AD)至今较高分辨率的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交汇区...
[会议论文] 作者:谭亮成,沈川洲,Sakonvan Chawchai,Ludvig Loewemark,蔡演军,程海,安芷生, 来源: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ESS2016)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津,刘娟,陈永亨,李红春,沈川洲,苏龙晓,吴颖娟,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本文以该铀矿开采场和尾矿堆放区为研究对象,采用HNO3-HF混酸全消解方法,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该区域水体沉积物中放射性元素U、Th和典型金属元素(Cu, Li, Mn, Sr, Zn, Fe, Al,Mg, Na, Ca和K)的含量,研究典型铀矿区水体沉积物中U、 Th、C......
[期刊论文] 作者:殷建军,李红春,沈川洲,李廷勇,林玉石,覃嘉铭,唐伟,王华,,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5
石笋凭借其准确的年代学和对洞穴外界环境的敏感响应,已经成为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力量。亚洲季风区轨道-千年尺度石笋δ18O指示亚洲季风强弱的变化,但是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廷勇,李红春,李俊云,袁道先,唐亮亮,沈川洲,叶成礼,,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8
利用重庆芙蓉洞内各种新老沉积物的δ~(13)C、δ~(18)O以及对洞穴内的滴水、池水和洞外泉水的长期观测结果,发现芙蓉洞内的次生沉积物中氧同位素变化整体一致,处于稳定温度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