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北京农业 年份:1995
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模式探讨沈厚兴(上高县蔬菜办公室336400)我县集中连片蔬菜塑料大棚已达300余亩。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发挥其增效作用,综合我县和外地经验,若实行“春提早、夏堵淡、秋延后...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5
利用二晚秧田种植西葫芦的经验沈厚兴(上高县蔬菜办公室336400)上高县芦州乡黄山村利用二晚秧田种一茬西葫芦的办法,既发展了蔬菜生产使农民增收,又保证了粮食稳定增长。近年该村生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79
一九七八年六月中旬,我县锦江公社石湖大队,抽穗偏早的四十多亩早稻田,在抽穗一星期内,叶片迅速枯黄下摆,仅少数剑叶尚好。江西共大总校黄齐望教授等亲赴现场,诊断为褐...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2
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是浙江省农科院“七五”期间研究的新一代高产栽培新技术。它的基本特征是在单位面积一定个体数量的基础上,主要靠通过开发个体生产力来提高群体生产...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长江蔬菜 年份:1993
上高紫皮大蒜是江西名优土产,栽培历史悠久,清康熙年间即有记载。该品种属青蒜、蒜薹、蒜头兼用种。青蒜叶肉肥厚、纤维少、香味浓。苗高45~...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90
去冬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广了板田移栽油菜这一革新技术后,我省油料已获大丰收。从这一实践中,各县、市肯定已掌握了各个环节的主要措施,请各自根据当地的实际加以总结,继续把...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植保 年份:1993
上高县常年栽培以杂交种为主的早辣椒近5000亩,1993年出现了多年少有的成片植株枯萎死亡现象。全县有95%以上早辣椒受害,比正常年景提前近两个月收园,早的5月中旬即枯萎毁园,...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2
我县从1980年以来,在多点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稻田增施硫磺和含硫肥料,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不论山区或平原,不论深脚冷水田或高岸浅脚田,不论瘦田、肥田,凡是增施了...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0
水稻赤枯病又名“窒息病”,俗称“座兜”、“发僵”“翻浆”等等,是早稻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此病发生后,禾苗迟迟不能返青,或返青后停滞不长,甚至死苗。发病较轻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82
我县位于赣西北,属低山丘陵区。全县有耕地41.41万亩,其中水田33.9万亩,旱地7.51万亩,农业人口22.78万人,人平耕地1.81亩。以种植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为主。全县共有20个公...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傅伍生,,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78
汗堂公社是种植双季稻为主的丘陵地区。农业学大寨运动调动了广大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一九七四年全社实现粮食跨《纲要》。但是高产与病虫的矛盾不断激化,就在当年,由...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付伍生, 来源:江西植保 年份:1981
一、发生概况稻曲病是水稻穗期病害,感病谷粒不能食用,群众称之为“豆豉谷”。过去我县发生极轻,偶见一、二个标本。自1979年晚稻推广杂交水稻汕优二号以后,随着杂优面积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徐解安, 来源:江西气象科技 年份:1994
辣椒是我县大宗蔬菜生产项目,常年栽培面积1.5万亩,其中以杂交种为主的早熟辣椒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为本地晚熟黄椒.1992、1993连续两年出现辣椒严重枯萎死苗,尤其是早栽早熟品...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胡文英,, 来源:江西农业科技 年份:1979
生物防治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面,养鸭灭虫又是生物防治的好途径。近十年来,我县每年要用三、四百吨化学农药对付稻飞虱,浮尘子等水稻害虫。一九七八年全县首次集体养鸭...
[期刊论文] 作者:沈厚兴,况中林,晏新平,, 来源:江西植保 年份:1993
辣椒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辣椒幼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水渍状软腐,上部呈暗绿色而猝到。叶片发病,病斑暗绿色,迅速扩大后,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