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学稳,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90
中国报名5人,汪训一、张寿...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福建农业 年份:1994
洞穴医疗就是利用天然的岩洞或人工挖掘的洞穴之特殊的微气候环境,在洞内设置疗养机构和措施,使病人改善临床状况,恢复健康,达到治疗之目的。洞穴医疗是一种康复疗养,主要用...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2001
根据国际洞穴学联合会《通讯》报导 ,第十三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将于 2 0 0 1年 7月 15- 2 2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会间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活动 ,如2 0 0 1洞穴艺术、2 0 0 1...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93
每四年一度的国际洞穴学大会,于1993年8月2日至8月8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了第十一次例会。这次大会是在欧美以外首次在亚洲召开的。在大会会场——中国科学院情报信息研究所...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5
一、地质概况茅茅头山(又叫光明山)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是峰林平原上的一个峰簇(即由若干锥状蜂体联座所构成的小型峰丛),由上泥盆统融县组亮晶砂屑灰岩、残余微晶砂...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1982
洞穴矿物是洞穴环境下表生沉积作用的产物。据目前所知,次生洞穴矿物已达118种,其中磷酸盐矿物有29种。我们通过研究,在桂林附近的岩溶洞穴中鉴定出氢氧磷灰石、磷铝石、磷...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82
洞穴矿物是在洞穴环境下由冷的地下水活动所产生的表生化学沉积作用产物。桂林地区(包括兴安—桂林—阳朔一带)岩溶洞穴中的次生矿物已发现有方解石、文石、石膏、氢氧磷灰石...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地球 年份:1982
当你怀着浓厚的兴趣到桂林参观游览七星岩和芦笛岩时,可以看到,一个悬吊的石钟乳和向上生长的石笋只差十几厘米就要接上了。这时讲解员幽默地说:"据科学工作者研究,石钟乳生长速度为每一千年增长2—20厘米,迭石笋柱再过几百年就要接上了,欢迎......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88
在我国广大岩溶区内,发育有数以万计的洞穴。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岩溶研究和洞穴探险的开展,不断发现和测绘了一些大型岩溶洞穴(洞穴系统)。现将长度大于2公里以上的岩溶洞穴列一览表。最深的洞穴因资料不足,暂缺。今后我们将不定期地公布在新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86
为配合旅游事业及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宣传我国丰富多采的岩溶科学知识,并且为迎接1988年在我国桂林召开的第21届国际水文地质会议,我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地质矿产部决定拍摄一部大型《中国岩溶》科教片,已于今年八、九月份在广西桂林和四川九寨沟、黄龙沟等地......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90
《世界大型洞穴》(Great Caves of the World)(Atlas)一书,由美国洞穴书店(CaveBooks)出版。该书是在法国二位作者鲍尔·库班(Paul Courbon)和克劳德·查伯特(Claude Chabert)的1986年法文版基础上,由彼特·波斯特(Peter Bosted)译成英文并补充了新材料,后由卡......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87
最近笔者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西南35公里龙虎山保护区境内一个洞穴中新发现了一种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态——石灵芝(照片1)。龙虎山保护区南距北回归线仅55公里,面积一万三千亩(折合七平方公里),其中80%以上为岩溶峰丛洼地和峰丛谷地地貌。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83
由苏联地质矿物学博士B.H.杜布良斯基和物理数学博士B.B.依留兴合著的《苏联最大岩溶洞穴与竖井》一书,是1958年至1980年期间迅速发展起来的苏联洞穴学所取得的成就的总结性专著。全书共分六章136页:第一章,苏联洞穴学的进展;第二章,苏联最大岩溶洞穴的描述;第......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杨日英,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98
本文重点讨论了旅游洞穴中“人”与“洞”的相互关系及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异,简单地介绍了洞穴环境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讨论了旅游洞穴的保护等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杨日英,, 来源:旅游研究与实践 年份:1997
溶洞是一种天然资源,早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开发旅游洞穴约300个。开发旅游溶洞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开发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因溶洞的环境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杨日英,汪训一, 来源: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对桂林南郊唐家湾及芦笛岩、七星岩、甑皮岩洞穴,上泥盆统碳酸盐岩的279个样品,进行了开口孔隙度的测定。结果表明,块状岩石主要为原生孔隙,少部分因裂隙、碎裂化以次生孔隙...
[期刊论文] 作者:汪训一,谭鹏家,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1986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最大的河流。干流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包括十六个省市、自治区所辖的广大地区,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延伸南北,把我国富庶而辽阔的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联接在一起。......
[期刊论文] 作者:朱学稳,朱德浩,汪训一,,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81
(一) 莲花岩洞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城北25公里,距兴坪镇5公里的白山底村南侧。该洞穴因洞内产有一种特殊的洞穴沉积形态——石莲花而得名。洞体所在的围岩为泥盆系上...
[会议论文] 作者:朱学稳,汪训一,张任,谭鹏家, 来源:全国第十三届洞穴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本文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洞穴研究中心近年来多次对万华岩洞穴的考察,以及1988年3月岩溶所—美国洞穴研究基金会组成的中美洞穴联合考察结果而写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吕金波,赵树森,李铁英,汪训一,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2004
北京石花洞位于房山花岗岩体边缘向形带的东北扬起端.与北京猿人遗址南北相望.地层为460 Ma前形成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洞穴大形态从25 Ma前的上新世开始形成.洞内钟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