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年份:1990
生物动力学主要研究动力如何影响生物体,同时还要研究怎样使这些知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动力学包括研究动物身体内环境(组织、器官、肌肉、骨骼等)的生物动力学...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 来源:国防科工委继续工程教育 年份:1992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写给本刊编辑部的这封信,反映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对灿继续工程教育的迫切要求和体会,对我们很有启发。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应勤奋学习,努力提......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 来源:国际航空 年份:1994
联合初级先进教练系统(JPATS)是美空海军的第一个联手制造飞机的计划。该计划将用100亿美元为美空海军装备850架原型教练机及相应的地面训练系统。 美国空军和海军的现用原...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 来源:国际航空 年份:1996
美国联邦航理局对民用旋翼机座椅的结构试验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提高静态试验强度、增加两个动态试验。本文就修改试验要求的原因、静态试验与动态试验的区别、试验程序和设...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由广兴,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戴诗亮,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戴诗亮,汪芳子,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年份:1996
本文介绍了猴体随机振动、正弦扫频振动和锤击振动实验方法和结果。4只4.0~5.5kg的猴承受坐姿头尾向振动,测量了猴头,胸、腹、肝、胃、腰椎和骶骨的加速度响应,求得相对台面和骶骨的传递函......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戴诗亮,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7
56位受试者以坐姿承受X、Y、Z三个方向,不同振级的振动,以研究人体对振动的动态响应特性。人体振动响应的幅频特性曲线表明,人体是以一个整体进行振动响应的。多数部位有两个共振峰。......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戴诗亮,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0
为研究动物的动力学响应特征,在6条狗体内不同部位植入了加速度传感器。观察了头尾向随机振动下L_5、L_6、L_7、肝、胃、胸臂和腹壁的传递性。振动频率为1~250Hz,加速度为1、2...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宣渝峡,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89
本文根据人体动态响应特性提出座垫应在弹射开始后10ms 以内压缩至最薄,以避免增加人体超调。相应地要求在坐人后坐骨结节处的座垫厚度不要超过15mm。由于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动...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宣渝峡,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1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所建模型确定人体对弹射加速度的耐力。人体耐力以椎骨损伤概率作指标,并将系统最大超调量与椎骨的破坏强度相结合以确定人体的耐力限度。人体响应为18.5G...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由广兴,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4
为研究人体的冲击动态响应特性,6位受试者以坐姿承受垂直位冲击实验。冲击加速度为3G、5G、10G左右。11只猴各承受了1~50G连续冲击。测试了受试对象多个部位的响应。人及猴响应的加速度峰值与......
[期刊论文] 作者:宣渝峡,汪芳子,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4
为协调弹射座椅坐垫舒适性、工效与弹射加速度效应,我们用10名被试者按臀围大小分成三组,并利用密栅云纹法测量其坐姿时背部和臀部的外形。结果表明,不同百分位数受试者等高线图是......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宣渝峡,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1990
利用人体弹射试验数据建立起人体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简称人体数学模型)。模型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可以解决一些与弹射有关的人体工程学问题。根据人体的最大动态超调,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 戴诗亮,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不同振动环境的影响。为了减少振动对人体的不利影响,需要了解人体对振动的动态呼应特性。15位受试者以从姿承受了0~100Hz垂直向随机振动。振......
[期刊论文] 作者:马润津,汪芳子,, 来源:自动化学报 年份:1983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在弹射加速度作用下人体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递推最小二乘法(RLS),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RELS),递推辅助变量法(RIV)三种辨识方法进行了比较...
[会议论文] 作者:汪芳子,由广兴, 来源: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由广兴,崔建,, 来源: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1993
为了研究人体对冲击加速度的响应特性,六位受试者承受了垂直冲击实验。冲击强度为3g、5g、10g。实验时测试了座椅、人体头部、胸部、腹部、肩、上臂、前臂、髂棘、大腿和小腿...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子,宣渝峡,王志,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1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所建模型确定人体对弹射加速度的耐力。人体耐力以椎骨损伤概率作指标,并将系统最大超调量与椎骨的破坏强度相结合以确定人体的耐力限度。人体响应为18.5G...
[会议论文] 作者:汪芳子,宣渝峡,戴诗亮, 来源:第三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 年份:199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