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5
介绍基本的分维测量方法,并应用两种类型的分维分析一系列钢样的断口表面粗糙度及与之对应的材料韧性,第一种方法对钢样断口取垂直系列剖面,在计算机网络上,Unix系统下测量断口表面轮......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1
本文研究了夹杂物的形态与分布与中厚板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力图寻找规律...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87
本文通过试验,以图像仪为工具,对稀土处理钢中夹杂物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体视学原理处理数据,使稀土元素的加入量对钢中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及分散度等的影响作用以定量图表的...
[会议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研讨会 年份:1986
该文通过图象仪对稀土处理钢中夹杂物的定量分析,进一步阐明了稀土的加入对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形态、分散度的影响,并探讨了在不同的钢种中,稀土的收入量对上述参数的作用,进而对......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武钢技术 年份:1980
热轧薄板厂在轧制硅钢过程中,有少量带钢出现舌形皱折、孔洞等缺陷而造成报废,从多次废品中取样研究,发现这些缺陷虽然表现形态较多,但基本均属于折迭类型缺陷,由于其形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武钢技术 年份:1981
我厂自投产以来,进行了控制轧制工艺试验,为摸索不同钢种(以碳当量划分)、不同规格的产品与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层流冷却速度、卷取温度之间的对应规律及成品的金相组织与...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武钢技术 年份:1988
一、ASTM E45—81简介 ASTM即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els),E45—81是标准的编号,为确定钢中夹杂物含量的标准方法(Standard Practice for De...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 来源:武钢技术 年份:1987
1.引言用于图象分析的仪器可分为四大组: (1)目镜测微计,使用图形比较法、网格法在显微镜上或照片上用人工方法测量; (2)半自动仪器,使用该设备由操作者确认基相; (3)全自动...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贺信莱,, 来源:钢铁 年份:1997
讨论了低(超低)碳贝氏体钢中显微结构的特征及其与钢材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为:两种贝氏体形态aB(位错亚结构组织)及α°B(板条结构)各占的比例多少,位错密度,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平和,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0
在试验室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加入微量钛的20g钢进行了奥氏体动态,静态再结晶及动态CCT试验。研究了该钢在热变形过程中奥氏体再结晶和相转变的规律。讨论了热轧工艺及轧后冷...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李平和, 来源:武钢技术 年份:1990
一、前言近十年来,武钢生产大量低合金钢专用板,发展了低合金、微合金化系列产品,开辟出一条创低成本高质量钢材的新途径。为研究专用板的生产,多年来在控制轧制方面进...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陈方玉,, 来源:武钢技术 年份:1992
1 前言为研究初轧坯表面拉裂缺陷形成的原因,本试验从浇铸工艺、板坯加热制度及轧制工艺出发,剖析了其对拉裂缺陷的影响。通过对拉裂缺陷宏观形貌、金相显微组织特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继雄,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6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定量评级是冶金行业质量控制和检验及科研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的局长方向,本工作从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的理论依据、硬件特性、软件......
[期刊论文] 作者:刘继雄,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4
应用IBAS系列图像分析系统,对建立一套与国家标准GB10561─89兼容的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级方法的自动化和定量化标准作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这套标准是切实可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行器,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1
1 前言近年来武钢开始使用兖州煤,观察表明其炼成焦后不具有气煤焦炭的明显特征,且用其配煤后使焦炭强度(M10)有显著增大趋势。为探讨兖州煤的特性及研究在生产中如何正...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学敏,汪美蔷, 来源:钢铁研究学报 年份:2000
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含铜超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不同焊接工艺下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探讨了不同ts/5对钢中贝氏体组织组成及形态的影响以及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学敏,汪美蔷,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1999
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Cu-Nb-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不同焊接工艺下热模拟试验,选定峰值温度为1340℃,高温停留0.5s,t8/5分别取30,45,60s。研究了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和硼的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陈乾惕,,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85
据《日本金属学会会报》(1983,№5)报道:当合金元素浓度在0.2%以下时,则可称为添加微量合金,此时微合金元素以种种方式存在于合金中,并对其性能产生很大影响:(1)以固溶状态...
[期刊论文] 作者:汪美蔷,金时麟, 来源:钢铁钒钛 年份:1983
本文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对含微量Ti控轧钢(10Ti)的焊接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利用微观检测手段,对该钢过热区出现的粗晶脆化倾向,熔合区出现的“铁素...
[期刊论文] 作者:刘继雄,汪美蔷,彭涛, 来源:钢铁研究 年份:1994
应用IBAS系列图像分析系统,对建立一套与国家标准GB10561─89兼容的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级方法的自动化和定量化标准作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这套标准是切实可行的。The IBAS seri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