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庆曦,汪沄滨,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89
四川省盆地丘陵区,中稻梁稻田的骨干种植方式。近年来,随着稻田综合利用的开展,席草(经济,鱼苗等)——一季晚稻种植形式有所扩大;部份地区夏旱发生频率较高,望天田缺水...
[期刊论文] 作者:桑田博隆,汪沄滨,, 来源: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年份:1986
病情与症状本病发生于青森县内的7个町村,主要在津轻半岛一带及太平洋沿岸石町。两年中水稻发病的有六个品种三个品系。发病时期都是分蘖期-幼穗形成期,这段时期大体同时发...
[期刊论文] 作者:曾庆曦,汪沄滨,陈国民,, 来源:耕作与栽培 年份:1989
四川省盆地丘陵区,中稻梁稻田的骨干种植方式。近年来,随着稻田综合利用的开展,席草(经济,鱼苗等)——一季晚稻种植形式有所扩大;部份地区夏旱发生频率较高,望天田缺水难以...
[期刊论文] 作者:曾庆曦,汪沄滨,朱永川, 来源:四川农业学报 年份:1987
1980年至1985年,对稻田不同两熟种植方式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1)川南浅丘区水热状况较好的稻田,种植双季稻与稻麦两熟产量相近,每亩比一季中稻约增产170公斤;(2)在两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启德,汪沄滨,曾庆曦,刘志明,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5
川东南稻田绿肥连续10余年定位研究表明,紫云英、绿萍、田菁等绿肥作物均可纳入稻田多熟种植制度,并获得较高的产青量。绿肥直接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及供氮水平。对稻麦的增...
[期刊论文] 作者:曾庆曦,汪沄滨,刘志明,陈启德,陈国民,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89
1981年至1987年,对稻田不同多熟种植方式进行了定位观察。结果表明:(1)随技术的进步,本区水热状况较好的稻田种植双季稻亩产可过“双纲”,种植麦稻稻亩产可过“吨粮”;(2)稻...
[期刊论文] 作者:汪沄滨,朱兴明,曾庆曦,刘志明,陈启德,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连续十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周年淹水能明显提高稻田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营养水平。在相同施肥水平,冬水田水稻单产10年平均两季田增产15.6%──20.0%。这表明冬水田确实具有自营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