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8
汉语中受事前置现象十分普遍,使用频率很高,其研究特别是受事话题句的研究,从《马氏文通》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且一直颇受学界重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
[学位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 年份:2007
一直以来情态是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尤其是语言学家对情态做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尽管如此,情态的模糊性仍然是语言学习的难点,仍然困惑......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7
已有研究表明,动力情态将来时,道义情态将来时是情态向将来时演变的两条公认路径,而对认识情态和将来时的演变关系则语焉不详。本文通过考察情态和将来时之间的关系,发现根情...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求索 年份:2008
情态动词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学范畴,情态语义中总是凝结着情态语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态的主客观性,情态取向以及情态说话听话双方中的语用因素,并以疑问句为例分析了情态动词的间接......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2008
情态动词是极具语用特征的语言学范畴,语用渗透到情态使用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情态动词语义的语用蕴涵、语境顺应性和情态动词间接言语行为、情态动词隐含的言语行为类别...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8
近年来情态动词成为情态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传统语义观把语境赋予的意义看做语言本身的意义,静态地研究语言意义。传统语义观混淆情态动词的语用和语义,语用规则把使用中...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外国语文 年份:2012
中国语境的外语教学经历了多次教学流派和方法的变革,仍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叙事化外语教学是新世纪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议论文向记叙文的转换和阅读...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6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即受事主语句和有标记被动句即被字句的关系一直是颇受争议的话题,已有研究主要从二者的句式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辨别其差别,这种判别办法的实际操作性不...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本文论述了图式策略、语用策略、语义策略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和表现形式 ,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办法 ,旨在对提高英文阅读速度和正确理解率方面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区分了两种语境类型,分析了语境因素在篇章解读过程中的作用。介绍了情景组合理论在阅读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英语会话中的交际策略包括转述策略、求助策略、拖延策略、副语言策略、减缩策略等类型.交际策略对外语学习有积极和消极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余叶子,,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年份:2004
我国一些景区的名称取自历史故事或者神话传说,其英语译文多为直译,汉语中的文化在英语中没有得到体现,译文存在诸多缺陷。本文运用隐喻/转喻、范畴/范畴化、次第扫描/整体扫...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央泉,,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原型范畴作用于识解,与经典范畴处于不同层次。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情态动词意义进行范畴分析,情态动词may和must的子范畴是原型范畴:拥有原型和边缘成员,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
[期刊论文] 作者:孙琳,汤敬安, 来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章运用隐喻投射原理解析了方位介词惯用表达的认知结构建构过程,用心理空间理论诠释了介词隐喻概念的解构过程,从认知视角诠释了介词的惯用表达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央泉,,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斯珀伯和威尔逊所提出的关联理论,虽然主要是用来研究交际的,却从认知的角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跨文化的交际活...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 余叶子,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侯民吉,,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8
道义意义和认识意义是两种普遍存在的情态语义,虽然它们分属不同的域,但实际上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基于相似的动力.障碍意象图式的隐喻投射是情态意义扩展的工作机制。文章从认知......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吴玲英,, 来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autonomy)一词源自希腊文"autonomia",意为"自治、自制权、自由"。"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这一概念是教育学领域对教与学的新认识,属于...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白解红,,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5
文献分析表明,已有研究对英语认识情态主客观性的区分主要依赖言据,实质上忽视了说话人的作用,尚存缺陷和不足。本文尝试用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解释认识情态主客观类型的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汤敬安,唐玉玲,, 来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是情态动词的两个基本意义,表面看来二者分属不同的域,差距较大,但实际上二者存在内在的联系.本文在分析情态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从情态研究的范畴观,模糊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