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68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路安民, 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1998
A.塔赫他间著《有花植物多样性与分类》读后记述汤彦承路安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北京100093)NOTESFROMA.TAKHTAJAN’S“DIVERSITYANDCLASSIFICATIONOFFLOWERINGP...
[期刊论文] 作者:陈心启, 来源: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2021
汤彦承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四年多了。他离世时我正好不在北京,今天依然为未能最后送他一程而感到十分遗憾。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和他接触大多是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杨亲二,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10
汤彦承和王锦秀(2009)最近在《云南植物研究》发表了《在植物考据中应用进化思想的探讨》一文。题目很吸引人,但细究该文内容,实际上就是通过举例提出在考订我国古代文献所载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00
基于吴征镒将中国全部种子植物 32 38个属的分布区划分为 15个大类型和 34个变型的基础上 ,简要地讨论了中国植物区系与其它地区区系的联系 ,以及它在被子植物起源方面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1984
要发表一个正确的名称,或者对一个特定分类群(指特定的范围、位置、等级)的名称,检验其是否正确,大致可分下列4个步骤。要符合发表的各种条件→要符合各等级的名称的形式→...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 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1995
本文试图阐明近60年来一些作者对广义百合科所作的重大变革。广义百合科分类的变革不能不涉及其近缘科的分类,因此我们以Engler&Prantl(1930)的Liliiflorae目中的族作为基本单...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 路安民,,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04
对采用A .Engler (1936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中国植物志》和根据吴征镒等(2 0 0 2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中科的界定进行了比较。这不仅有助于掌握...
[会议论文] 作者:王锦秀,汤彦承, 来源: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来植物中文名称统一的历史;分析了现代植物分类学传入中国后,植物中文名称产生新一轮不规范问题的原因;同时简单介绍了几代科学家为解决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路安民, 汤彦承,, 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2005
对被子植物起源研究中的几种观点进行了讨论。(1)由于被子植物存在着一组共同的性状,它们不可能是从不同祖先起源的,而是有着共同的祖先。被子植物是一个单源起源的类群。现...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 路安民,, 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2003
本文旨在为被子植物非国产科选择或新拟汉名。作者提出了对科的汉名命名的基本原则。就吴征镒等八纲系统所确认的被子植物非国产科 ,除久已归化和栽培因而已有较稳定和广为接...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 路安民,, 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2005
一般来讲,进化学派承认分支学派对系统学的研究作出了有意义的贡献,如应用分支分析方法重建系统发育,应用共有衍征确定分类群之间的分支关系以及应用外类群方法来判断性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路安民, 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2003
历史地回顾了谱系、系统发育、单系、多系概念的由来和发展.详细讨论了单系(monophyly)和多系(polyphyly)在叙述分类群起源和描述分类群内部系统发育线多样性的不同含义.以此...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路安民, 来源: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1999
去年,我们在本刊[36(2):178~192(1998)]介绍了Takhtajan的被子植物系统,若这个系统基本上是基于形态学(包括植物化学、染色体、解剖学等资料)的一个代表,那么今天我们乐意介绍一个基于......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路安民, 来源:生物多样性 年份:1997
本文讨论了活化石植物的概念,提出了确定活化石植物的4个条件或指标。作者认为:在当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对活化石植物的拯救、保护和研究是刻不容缓的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锦秀,汤彦承, 来源:科技术语研究 年份:2005
前言若从1858年李善兰等编译算起,百余年来,我国几代植物学先贤历尽艰难,欲将中国植物名称'贯通古今,衔接中外',由此做了大量的工作.钟观光[1]先生曾谓'...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王锦秀,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09
探讨了在植物考据研究中如何应用进化思想。我们认为在确定中国古籍文献中记载植物的学名时,对部分植物宜采用集合种(或复合种)的概念。...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王锦秀, 来源: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年份:2015
Tangut一词是指我国隋唐时期在西陲众多的羌族部落支系中的一支,称党项羌。到北宋时,党项族逐渐强大,建立西夏王国,自称大夏。本文分析了以Tangut-为种加词语干的40余个种的学名.......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王锦秀,, 来源:生命世界 年份:2013
北京的春天百花争艳,郁金香在群芳中独领风骚。人们在各个公园尽情欣赏时,怎么会知道“郁金香”这个中文名却是一个混淆多种植物的名称呢?我们观赏的郁金香无疑是栽培起源的...
[会议论文] 作者:王锦秀,汤彦承, 来源: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年份:2006
植物中文名与学名的统一,不仅关系到我国植物学科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人的健康。本文总结了以往诸多有关植物中文名称的规定和意见,暂拟一个草案,冀抛砖引玉,请植物分类学研究者......
[期刊论文] 作者:汤彦承, 梁松筠,,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1983
自A.L.De Jussieu在1789年建立百合科以来,到1930年K.Krause在Engler-Prantl主编的Naturliche Pflanzen-Familien 2auflage Band 15a一书中发表他的系统为止,该科已成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