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一定时期的文学研究术语中总会出现若干高频词,高频词能体现某一时期文学研究的症候。近年来,"范式"被广泛使用并成为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话语,使得文学研究呈现出表述的"范...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神话重述"作为一个跨国性的文化项目,并没有在中国文化界引起大的影响,这与当今的神话重述立足于市场运作及神话功能的消失有关。从中国神话的重述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和...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党的文艺政策,一方面建构了知识分子的革命主体性,使得知识分子站在人民的立场,成为革命事业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规约和激励着中国文坛的创...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始终坚持政治优先的品格。从宏观政治立场来看,文学批评要有助于塑造共同体意识,既需要发挥文学批评的倾向性和批判性,又需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批评立场......
[学位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 年份:2005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创造。”作为人类远古的文明,同时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源头之一的神话,也就包含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了人...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葛水平的小说《甩鞭》与《喊山》中将人的身体定位在熟人社会。这一社会中身体本身即能成为人们实现需求的方式和目的,无需任何的掩饰。但是身体却不能摆脱其所处位置——生...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文学批评话语表达着批评者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念,而不同类型的政治话语会嵌入文学文本意义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对包括作者和读者在内的人群的激励与规训。文学批评政治话语能...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政治是中国文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域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活动经历了政治化、去政治化和再政治化三个阶段。从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检视中可以发现,政治的内涵被狭隘地理......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怀念狼》与《高兴》是贾平凹两篇比较重要的小说,其中体现着作家对身体的三重理解:一是身体与承载身体的肉身同义;二是两者分开,承载身体的肉身处于缺乏状况,而身体则上升为......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20
“多元对等互动”观念是吴炫教授基于中国先秦唐宋文化经验重新解释”阴阳八卦”提出的原创性文化哲学观念,也是其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当代中国文化理论建设中的实...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当下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不过,文学创作认为文学批评不及物,不能指导创作;而文学批评则认为文学创作整体平淡,缺乏“高峰”,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20
蒋韵的小说极具特色,但是由于与文学主潮之间的疏离,使得其缺少应有的关注度。在蒋韵的笔下,太原这座城市缺乏明显的标志,也无法承载作者的乡愁,这使得蒋韵陷入了精神的漂泊...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8
文学批评的立场、方法和价值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对不同的立场、方法的选择与其所处历史境遇相关,也表明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就是要坚守人民的立场、开...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贾平凹在后记中谈到了小说创作的缘起、创作方法、人物原型、人生哲学以及文学立场。而在对《山本》的诸多诠释中,《山本》的后记是重要的理论资源。认同者觉得后记是解读小...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才子佳人小说"千部一套"、"千人一面"模式的形成,除了与作家怀才不遇借机表达理想和"心学"的影响有关,还有三方面的原因:明清之际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一部分文人的写作开始面向...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哲夫是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家,他力图揭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企图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在近40年的创作历程中,他的创作实现了从“生态小说”到“生态报告”的转变;在创作中,他...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长久以来,人们将赵树理的小说当作“文艺大众化”的典范,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文艺的大众化应当体现为文艺受众面的广泛。赵树理小说与大众化之间其实有诸多的机缘,比如《延安文......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政治优先性,中国学者也试图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观。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艺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参照。结合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悲剧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知形式。所有的认知必然都要遵循一定的秩序,悲剧需要按照一定的秩序来展开叙述,并形成一定的叙述秩序。悲剧在遵循叙述秩序的基础上,既顺从一...
[期刊论文] 作者:毛郭平,,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3
一美国学者保罗·蒂里希认为人生存于两种境界中:"一个境界处在水平的层面上,它是一个有限境界,它有着各种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有着风险、成功与失败。另一个是垂直的境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