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勤,吴励生,,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0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本文虽为回应蔡福军的《一种“文学性”的思考方法——挑剔(解构孙绍振)兼论孙绍振的美学思想》而作(同时兼及潘新和、毛丹武和陈开晟诸位先生对拙著的批评),但我...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文分析《三国演义》表现出来的的叙述者的价值谱系,寻找其与《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复杂关联,把它们放在价值的错位中考察,运用新批评理论和巴赫金的小说复调理论等西方现代......
[学位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 年份:2004
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支撑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观念的理论预设,分析构成左翼文学话语的思想光谱,以此考察在全球化的当下历史语境之中,左翼文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首先讨论“阶级......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2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 ,一方面极大地扩展了传播的大众参与和传播的民主化 ,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参与爆炸从而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对一个国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4
本文讨论了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现代传播对于文化安全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的影响,对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在传播管制与传播自由方面保持恰当平衡以维护文化安全提出了看...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8
媒介与社会为人活动之产物,在讨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社会中人的关系时,就无法避免将其置于中国现代性的宏大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海峡两岸媒介无疑都是这个进程的一部分。本...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2
【正】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之中,'空间'已经居于人文社会科学场最炙手可热的中心,成为花样翻新喧嚣不已的学院政治与沉浸在对资本不可自拔的怨恨之中的左翼激进政治...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从现代性理论的角度,对在20世纪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之间的某些核心观念进行分析,可以把文学史写作的概念和框架放在现代性的历史图景中判断其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1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到西方思想界近三十年来对“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叙事反思潮流的影响 ,一部分文学史研究者也开始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看成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1
从现代性叙事理论的角度对在20世纪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之间的某些核心观念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 ,把文学史写作的概念和框架放在现代性的历史图景中...
[学位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00
该篇论文立足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学史写作的描述性考察,试图在不同时期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学史写作范式中寻找其背后的理论预设,通过对这些预设的分析,把二十世纪...
[学位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04
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支撑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观念的理论预设,分析构成左翼文学话语的思想光谱,以此考察在全球化的当下历史语境之中,左翼文学带给我们的启示.首先讨论"阶级"和...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0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的文学写作正在放下过度的理想情怀,从宏大叙事走向“欲望叙事”,对于文学写作而言,问题仍然在于欲望的叙事是否能赢回曾经赋予了文学如此灿烂的诗意光...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1
近年来 ,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陆续发表文章 ,就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及其写作规范展开讨论。为深化理论研究 ,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1999
严锋先生在《数码复制时代的知识分子命运》一文中,把矾INTERNET时代命名为数码复制的时代,并且扼腕长叹:“本雅明说在机械复制时代萎谢的是艺术作品的韵味。那么在数码复制...
[期刊论文] 作者:毛丹武,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1
文化诗学已经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思路。因此,有必要对于文化诗学中诗学与文化学的关系、文学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绍振,毛丹武,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9
从人类的审美意识诞生的那一刻起,审美就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产生了无法割断的联系。伴随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美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渐渐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分离,艺术否......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绍振,毛丹武,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南帆, 郑国庆, 刘小新, 毛丹武, 林秀琴, 练暑生, 滕,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2005
什么是底层? 南帆: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文学与底层经验的表述。20 世纪以来,这个问题就开始强烈地困扰中国文学。最近,许多作家和理论家开始在一个新的语境里重新关注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