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6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8
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楼南泉先生因病China’s famous physicochemi...
[期刊论文] 作者:无,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8
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楼南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3日在大连逝...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2008
著名的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物理学报创刊主编(1987-2005)楼南泉教授,于2008年1月3日病逝,享年86岁.楼南泉先生自1949年以来一直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88
(1988)创刊词木刊编辑部微观反应动力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楼南泉何国钟(‘1)Cu:与HZ分子的相互作...
[期刊论文] 作者:楼南泉,,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82
(一)分子反应动力学是当代化学与物理领域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从分子的微观层次出发研究基元反应过程的速率和机理,着重于从分子的内部运动和分子因碰撞而引起的相互作用来...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心,王学欣,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3
由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楼南泉研究员主持,由两校两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期刊论文] 作者:杨伯龄,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1999
位于山海怀抱中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1949年3月19日建所以来,在历任所长屈伯川、董晨、张大煜、顾以健、楼南泉、张存浩、袁权和杨柏龄等科学家的领导下,走过半个世纪的辉...
[期刊论文] 作者:杨柏龄,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2004
位于山海怀抱中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1949年3月19日建所以来,在历任所长屈伯川、董晨、张大煜、顾以健、楼南泉、张存浩、袁权和杨柏龄等科学家的领导下,走过半个世纪的辉...
[期刊论文] 作者:楼南泉,何国钟, 来源:物理 年份:1989
本文扼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束反应动态学及分子传能课题组自1979年以来研究工作概况,井对 Ba + Cl2反应产生 BaCl2*的机理、Ba+N2O反应机理、Sn+N2O反应机理、C_2d_3态在 Na+ CCl4反应中生成机制和......
[会议论文] 作者:张宏,楼南泉, 来源:第九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年份:1998
利用通用型交叉分子束装置测量了266nm激光光解反应CHBr一CH+Br产物Br的角分布,结果表明这一反应为快速过程,母体分子的受激跃迁偶极矩与C一Br键垂直:测量该光解反应质心系的平动......
[会议论文] 作者:张宏,楼南泉, 来源:第九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 年份:1998
利用含时波包法研究了强飞秒脉冲作用下H基态波包的变形及其控制。发现正调频激光脉冲能够减小这种变形,增大电子激发态的粒子数,而负调频脉冲将会引起更大的基态波包形变,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楼南泉,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年份:1999
The photofragmentation of C_6 H_5I at 266 nm is investigated on the nuiversal crossed molecular beam machine, and the translational spectroseopy as well as the...
[期刊论文] 作者:楼南泉,何国钟,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1988
1 历史回顾化学反应动力学包括宏观反应动力学和微观反应动力学(Microscopic Kinetics)。后者亦称作化学动态学(Chemical Dynamics)或分子反应动力学(Molecular Reaction Dy...
[期刊论文] 作者:章素,楼南泉,,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63
前言色譜方法是发展很快的一种近代新技术。其中尤以气相色譜的发展最为突出。它的应用很广泛,包括惰性气体、烴与非烴,以及生物硷类、氨基酸等的分析,成为化学、生物学实驗...
[期刊论文] 作者:孙志刚,丛书林,楼南泉,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2002
简要阐述了强激光场下的ac-Stark效应,回顾、评论了近年来利用ac-Stark效应控制化学反应的几个典型实验和理论模型.利用一维量子波包模型,揭示了NO分子Rydberg态在不同光强下...
[会议论文] 作者:楼南泉,张存浩, 来源:全国C[*v1*]化学第五届学术会议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晨生,楼南泉, 来源: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年份:1996
CunOm+(n = 0 - 9, m=0- 4) cluster ions are produced by direct laser ablation of copper oxide solid. For the first time, mixed cluster ions [Na(Cu,O)n]+, [K(Cu2...
[期刊论文] 作者:孙志刚,丛书林,楼南泉, 来源:化学物理学报 年份:2002
简要阐述了强激光场下的ac Stark效应 ,回顾、评论了近年来利用ac Stark效应控制化学反应的几个典型实验和理论模型 .利用一维量子波包模型 ,揭示了NO分子Rydberg态在不同光...
[期刊论文] 作者:楼南泉,曾宪康,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B 年份:1983
The results of Ba+N_2O reaction studied in the crossed molecular beam experiment are presented briefly. By optical multichannel analyser observation of chemilu...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初,楼南泉, 来源:中国科学 年份:1981
本文给出了在5—43乇五种不同氩气压力和0.07—1乇钠蒸气压下利用Na+CCl_4反应得到的C_2~*,d~3П_g到a~3П_u态跃迁的△v=0带序的化学发光光谱。假定C_2~*,d~3П_g v=6为优先生成,并然后经碰撞逐渐弛豫到低振动能级,这样就可以计算出C_2~*,d~3π_g态的总的脱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