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8
《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梅启波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20万字Europe as the Other: The Spread of European Literature...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年份:2017
作者:梅启波出版日期:2017年01月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从法国学派开始就注重文学文本之间的事实联系,其研究“路线图”和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范式有...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07
戴望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派诗人,他走过了一条西化、进而民族化的道路。文章从戴望舒诗歌意象选择以及相应的音乐性的民族化倾向考察,发现戴望舒追求的艺术形式以及审美意......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在《二马》中,老舍对欧洲文化的态度充满矛盾:一方面,欧洲文化主要是作为反思和批判中国文化的参照物;另一方面,它又是老舍批判的对象。从根本上讲,这种矛盾性与东方主义对老...
[学位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 年份:2004
从各方面看,30年代文学都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高峰,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复杂的一个时期。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时期的看法却简单化、模式化了。而且明显存在的问题是,研......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本文论文考察了《子夜》中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因素,发现《子夜》不仅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典型,而且小说中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也是其一大不可忽视的特色。茅盾是有意...
[学位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 年份:2006
本文将欧美蓬勃发展的跨文化传播学引入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从中国与欧洲文学关系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以期对传统的影响研究范式有所突破。同时,论文涉及中国文...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9
萨宾娜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一个追求对立的女性形象。她强调独立,追求女性个体体验,追求一种生命不受压制的"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又走向另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本文考察了巴金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集《复仇》中的异国形象,发现这些形象体现了巴金所受域外思想的影响,其中倾注了巴金的人道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复仇的英雄主义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1
文本是20世纪文学理论关键词之一,西方文论对此有不同界定,这些文本理论和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论文首先描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文本理论和概念在中国传播的......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老舍抗战时期的戏剧充满时代性,是其文艺思想和创作转型的重要体现。正是抗战才使老舍从个人书斋走到时代前列,使其从一个海外归来的精英小说家转变成一个充满人民性的戏剧家...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一般研究者认为《断魂枪》是老舍献给传统文化的一曲挽歌,本文从沙子龙个人身份的变迁分析,认为其中确有老舍对传统文化的悲叹,但也潜藏着老舍对传统文化重获新生,以建构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书信体小说在欧洲启蒙主义文学中可谓是硕果累累.像理查生的、卢梭的、歌德的等,都影响巨大.人们往往给书信体小说以很高的地位,特别...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5
一般认为老舍是解放后才自觉向政治和人民靠拢,创作了《龙须沟》等戏剧后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笔者认为老舍获得这一称号并非因某一部戏剧,而是作家长期为人民创作的结...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07
中国与欧洲文学关系的角度考察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以期对传统的影响研究范式有所突破。同时,论文涉及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问题,目前学术界多研究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9
在对人本质的认识上,哈代超越了基督教的传统思想,但基督教的罪感与救赎意识仍深深地渗透在他的思想和作品之中。哈代以此塑造人物形象及对小说意象进行组合,描写人物深沉的...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20世纪30年代,欧洲游记在中国文坛兴盛一时。在这些游记中,欧洲呈现多样的面貌,诸如浪漫的欧洲、艺术的欧洲、日常生活的欧洲以及混乱的欧洲等。这些不同欧洲形象的形成与观...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本是一个不断发展变迁的概念,它是在理论旅行中不断阐发和生长的。论文梳理了文本理论和概念在西方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并总结了20世纪西方三类文本概念,分析了这些文本概念中,语......
[期刊论文] 作者:梅启波,,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章认为现代主义在30年代中国小说中有一种综合化的倾向。论文从审美倾向、表现手法,以及小说文体等角度分析了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