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梁赏猷,, 来源:刑事技术 年份:1983
我们自1970—1981年共检验扼死尸体36例,其中6例因尸体高度腐败,部分尸体现象已消失,因此对其中的30例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30例扼死尸体中,女性21例,男性6例。年龄最...
[期刊论文] 作者:陈仲芝,, 来源:刑事技术 年份:1983
笔者和梁赏猷、刘名胜、欧桂生、苏树波...
[期刊论文] 作者:江斌,梁赏猷, 来源:法医学杂志 年份:1999
运用STR-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胸电泳结合荧光DNA自动检测技术对广州汉族人群6个STR位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了调查,并与其它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对比。所有位点的结果均符合Hardy-Weinherg平衡......
[期刊论文] 作者:梁赏猷,姚青松, 来源:解剖学报 年份:2004
目的探讨划分心传导系统(CCS)形态变异与发育异常(畸形)的界线. 方法用我们建立的CCS检查法,即窦房结和房室结沿其长轴切1~2块,房室束沿长轴垂直切2~4块,连续切片,间断取片,每...
[期刊论文] 作者:梁赏猷,朱呈祥,, 来源: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现在的法医学技术还不能对每一例水中尸体的死因作明确诊断,而有些单位的侦查部门只对法医学工作者确诊为凶杀的水中尸体进行立案侦查。本文认为,只有对所有水中无名尸体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刘永金,梁赏猷,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份:1990
近几年,广州市两轮摩托车骤增,相应的交通事故也增多。如两人同骑一辆两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而幸存者因受伤后一直昏迷不醒或出现脑震荡后的“逆行性遗忘症”时,辨认驾驶者...
[期刊论文] 作者:梁赏猷,王穗保,, 来源:刑事技术 年份:1991
脑干出血除常发生在颅脑损伤的案例外,在急死案例和其它情况下亦有发生。弄清脑干出血的原因,对法医学判断案件的性质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脑干出血鉴别诊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超,梁赏猷,王穗保, 来源:刑事技术 年份:1999
本文根据牙釉蛋白(Amelogenin)基因在x染色体第一内含子有6bp缺失的特性,用一对x-y同源引物.扩增x-y染色体特性DNA片段分别为106及112bp,并用PAGE电泳银染显带的方法检测扩增...
[期刊论文] 作者:江斌,梁赏猷,郭景元, 来源:法医学杂志 年份:2000
运用荧光染料标记引物、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enaturingpolyacrylamidegelelec trophoresis,denaturingPAGE)结合荧光法检测6个STR位点 (vWA31A、TH01、F13A1、FES、TPO...
[期刊论文] 作者:江斌,郭景元,梁赏猷,, 来源:法医学杂志 年份:1999
运用STR-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荧光DNA自动检测技术对广州汉族人群6个STR位点(vWA31A、TH01、F13A01、FES、TPOX和CSF1PO)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了调查,并...
[期刊论文] 作者:王穗保,姚青松,梁赏猷,,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份:1990
本文报告41例外伤性脑干出血。根据发生出血的机制分为3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脑干出血的部位、程度和型态特点进行了分析。笔者讨论了脑干出血的程度和部位与损伤至死亡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江斌,梁赏猷,郭景元, 来源:广东公安科技 年份:1999
运用STR-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荧光DNA自动检测技术对广州汉 族人群4个STR位点(vWA31A、TH01、F13A01和FES)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 行了调查,并与其它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对比。所有位点的结......
[期刊论文] 作者:梁赏猷,祝家镇,林毓川,, 来源:刑事技术 年份:1985
诊断电死的直接依据是在尸体上找到电流斑,但是由于电流斑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时用肉眼观察或用组织学方法难于完全肯定。特别是电死后经伪装或腐败了的尸体,要从形态学方...
[期刊论文] 作者:姚青松,王穗保,梁赏猷,袁方,,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份:1992
拳击头面部造成脑干损伤而突然死亡。国内除有个别案例报导外,尚缺乏病理组织学检查。由于损伤仅限于脑干,肉眼检查无明显出血,易造成漏诊。现将我们尸解的材料,结合文献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越,刘超,王穗保,梁赏猷, 来源:刑事技术 年份:1999
本研究用荧光标记8个STR位点及性别位点,于同一试管同步进行扩增后,在PE377全自动测序仪于一个泳道内,成功地对各位点进行基因型分离检测.将此方法应用于30多起案件检验,均取...
[期刊论文] 作者:邓平,姚青松,宋一璇,梁赏猷, 来源:神经解剖学杂志 年份:2001
为观察P物质在人心传导系统中的分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10例非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心传导系统中的P物质.结果发现,在心传导系统中有数量较少的P物质免疫阳性纤维和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王穗保,李越,刘超,梁赏猷,,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年份:2000
探讨腐败组织荧光标记STR分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应用含12个STR基因座及一个性别基因座的2个荧光标记的复合扩增系统,对40例1~6周的腐败肌肉提取的DNA进行扩增,用变性聚丙烯...
[期刊论文] 作者:江斌,郭景元,刘超,梁赏猷, 来源:法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本文用一对针对X-Y同源的Amelogenin基因第一内含子的引物,于同一试管中分别扩增出针对于x和Y染色体的特异性DNA片段:106bp及112bp的PCR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用银染法观察...
[期刊论文] 作者:刘超,梁赏猷,王穗保,江斌, 来源:广东公安科技 年份:1997
作者根据x、y同源的Amelogenin第一内含子在x染色体有6bP缺 失,设计一对引物扩增检测性别。并用PAGE电泳、银染显带检测扩增产物。 x、y染色体分别扩增出 106bP及112bP的特异性谱带。该方法在国内首次报 道,灵敏......
[期刊论文] 作者:刘超,李越,王穗保,梁赏猷, 来源:广东公安科技 年份:1997
传统的法医物证检验,如血型、血清型、酶型等方法,不能达到同一认定,有组织、器官特异性,且更易受环境因素干扰。1985年Jeffreys等创建了DNA指纹技术,该技术用于个体识别可以认定同一,用于亲权鉴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