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四十九条、一百一十七条引发了"如实回答"的存废与沉默权是否入法的争论。由于既无法确定具体内容,也无保证履行的措施,更无不履...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传统宪法概念存在三大局限性:历史的局限性、抽象对象的局限性、定位上的局限性。基于对传统宪法概念的局限性之反思与超越,可将宪法界定为客观秩序和观念秩序相互作用而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由于中国宪法的急剧变迁与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近30年来中国宪法学理论体系构建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基于基本范畴构建宪法学理论体系,出现了宪法过...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中国商界(下半月) 年份:2010
法律家不仅要具备法律思维,更需政治智慧。政治智慧要求法学家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实现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妥协,以实现法律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求实 年份:2012
村民自治权与国家权力既对立又统一。《村组法》第五条将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界定为"指导协助"关系,于理有据。由于"指导协助"较为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在立法上应规范...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07
以为了回应传统宪法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宪法教学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理念:传授宪法知识,寻求其对宪法现象的解说力;宪法知识,建立宪法(学)的体系(整体)观念;培养宪法思维...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12
以创造者为标准,宪法监督及其相关概念可分为宪法概念与宪法学概念。宪法概念是指制宪者在宪法文本中使用的概念,本质上反映了制宪者对现实生活的判断;宪法学概念是宪法...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现代哲学复兴了古代自然法的本体论即人的理性,而颠覆了古典自然法的二元方法论,并通过技术理性使得自然法实证化,从而产生了现代法律体系的灵魂即成文宪法。在理性至上的观...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合格的法律人才必须具备熟稔的法律技能、高超的政治智慧与高尚的法律人格。法律技能主要包括识记技能、理解技能、表达技能和运用技能等四项指标;政治智慧主要由正视现实、...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奠定于现代政治哲学之上的现代人权观,基本要义有三:人权的主体是个人;人权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公民权利;人权价值具有绝对的普遍性。然而,现代人权观正面临着挑战。基于古典政治......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07
宪法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有意识地组织社会共同体的规则,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因此,宪法、人的生存与发展即人权、社会共同体三个范畴及其相互的关系是宪法社...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07
由于为历史条件所限,中国宪法学虽然认识到了作为方法论的具体现象——具体的宪法学研究方法,却没有自觉地探讨关于宪法学研究方法的一般理论——方法论,这也是世纪之交的中国宪......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10
在建设“法治国家”与“学习型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读书既是法官砥砺德性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也是获得中国特色法律理念的基本手段;既是培育中国特色法治信仰的必然要求,也是...
[会议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 年份:2010
作为农村治理的基本依据,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并不完善。据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村民自治宪法地位的意义,指出了宪法关于村民自治规定的不足及其完善的途径。在此基础上,着重分...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村民自治属于社会自治的范畴,因而不是国家活动。据此,建议《宪法》在"总纲"中明确社会自治的地位,在"公民基本权利"中赋予公民自治权,并删除《宪法》第111条关于基层群众自...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法治国家既是公民教育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公民教育的价值追求。培养独立人格,塑造国民的道德观,型构国民的世界观,培育国民的民族观,传授科学知识,普及法律常识,训练国...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1
宪法所组织的共同体具有自足性,因而是根本法;其他法律部门所调整的社会生活领域不具有自足性,因而是部门法。以此立论,介绍了宪法与民法之关系的相关误解,针对性地探讨了二...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3
高飞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以下简称《主体制度研究》)于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其中唯一的法学博士学位论文,已于2012年由法律出...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1
在我国新《合同法》制定前后,对于如何选择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学者们各抒己见,学术界可谓百家争鸣。在《合同法》生效后,许多法律适用问题凸现出来,特别是对于合同解除后,关......
[期刊论文] 作者:梁成意,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0
法学教育包括"知育"、"智育"与"德育"三个方面。"知育"虽然不应是法学教育的全部,却是法学教育的"切入点",处于基础性地位。"知育"是法律技能的培育,主要包括识记技能、理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