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7
股份公司发起人的责任梁上上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设立是其正常运营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摸索初建阶段,对公司设立上的一些问题缺少感性认识和理性概括。同...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8
论行业协会的反竞争行为梁上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虽然行业协会是以民间方式运作的非...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04
梁上上,男,1971年1月生,浙江新昌人,1990年9月开始先后在杭州大学法律系(现为浙江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并分别获得法学学士...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18
梁上上,男,1971年1月生,浙江新昌人,1990年9月开始先后在杭州大学法律系(现为浙江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并分别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学 年份:2013
我国2005年《公司法》第16条的适用引起了很大争议。学者之间对违反《公司法》第16条第2款而签订的担保合同是否无效发生了分歧。有人认为,该条款是强制性规定,违反该条...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学 年份:2003
关于“自行召集的股东会议所作出的决议是否有效”的问题 ,本文比较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相关制度 ,运用“结构利益衡量法”对公司股东大会召集制度的生成和运作方式作深入剖析的...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05
美国学者Berle和Means于1932年系统地分析了在公众公司中存在的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的现象后,在经济学和公司法学中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该理论,在公众公司中的股东...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4
从柏林提出价值多元难题以来,许多学者主张不同利益或者价值之间存在冲突,由于缺乏公度性,异质利益衡量是无解的。在复杂社会中用"价格"等公度性标尺来处理利益冲突是简单化...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12
司法审判特别是疑难案件审判往往需要进行利益衡量,其中制度利益的衡量极为关键。制度利益的根本属性是其社会性。这是因为它深深地植根于社会,是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3
对物权法定主义的传统解释导致了物权法的僵硬性 ,不符合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不同物权类型的性质不同 ,在法律体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可以把物权分为基础性...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2
日本学者加藤一郎提出的利益衡量理论揭示了法官运用法律进行判案的过程就是利益衡量的过程 ,有积极意义。但是也有其缺点 ,最根本的是它没有科学的规则体系 ,容易导致恣意。...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5
表决权信托作为获取公司控制权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美国公司法上比较活跃的制度。但是 ,它的命运经历了从否定到争议再到肯定的过程。表决权信托的成立要符合三个要件 ,即采取...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5
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虽然有利于投资创业,但也增加了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的风险。未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补充赔偿责任可以较好保护债权人利益,但需要作重新解释。未...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证券民事责任与股东诉讼方式在维护股东利益和上市公司信用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可以弥补行政责任和政府监管的不足。股东诉讼是股东实现权利救济的方式 ,根据不同标准 ,可以分...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6
由于缺少公司法的明确规范,公司僵局纠纷影响着股东权利的实现、公司的生存状况,成为公司法中较为复杂的纠纷。本文以一则典型案例入手来探寻解决这类纠纷的途径。论文首先对...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15
"河南思维公司与胡克盈余分配纠纷案"存在的问题在于法院仅仅以尊重公司自治为由驳回小股东盈余分配请求并不妥当。目前法院所遭遇的困局不仅与对公司自治的误解有关,也与公...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04
表决权拘束协议是股东之间或者股东与其他第三人之间约定表决权行使的契约 ,是获得公司控制权的一种有效手段。表决权可否成为当事人之间合同关系的客体 ,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从...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在现今市场利益主体呈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 ,个人独资企业的民事主体地位应当得到确立。那种把“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作为判断能否成为民事主体的标准”的观点是错误的。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6
利益衡量作为当前法院判决疑难案件的常用方法存在滥用的可能性。利益衡量的滥用可分为“因缺少对利益结构的整体衡量而导致的滥用”和“因超越利益衡量的边界而导致的滥用”...
[期刊论文] 作者:梁上上,,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6
公共利益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重要原则。公共利益是一个模糊性概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内涵会随着时空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法院需要针对具体案件对其内涵进行阐述。公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