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桂枝, 来源:新中医 年份:1996
桂枝汤临证治验3则刘桂枝仲景《伤寒论》中桂枝汤乃群方之冠,被称之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第一方,后世医家广泛验之临床。吾在历年的医疗实践中,每遇阴阳失调,卫外不固,营卫不...
[期刊论文] 作者:王筠默, 来源:中成药研究 年份:1982
桂枝汤类包括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等十九张汤方。桂枝汤为主方,其它各方都是加减变化衍生而来。桂枝汤作为总纲,作者对其进行了考证和研究,重点介绍了桂枝汤的处方组成及近...
[期刊论文] 作者:樊炳,, 来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桂枝汤是《伤寒论》开卷篇首第一方,仲师又为桂枝汤中诸药物的制法,煎服法,将息法,禁忌等,亲自注嘱,足见仲师对桂枝汤方重视的程度了。今就学习《伤寒论》桂枝汤适应证...
[期刊论文] 作者:贺玉琢,李晓琴,郭淑英,周爱香,富杭育, 来源:中药药理与临床 年份:1991
比较了桂枝汤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实验药理作用差别,发现桂枝汤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均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但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作用为强;桂枝汤有...
[学位论文] 作者:陈建明,,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 年份:2016
目的:通过对桂枝寤汤和桂枝寐汤治疗不寐的临床研究,归纳总结桂枝寤汤和桂枝寐汤治疗不寐疗效差异相关影响因素,不断改进桂枝寤汤和桂枝寐汤组成及应用,有针对性地提高其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玲,,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1984
仲景用桂枝平冲降逆,人所共知。但桂枝平冲之义,以及桂枝平冲之理,论者未多,今试述如下。一、桂枝“平冲”之义有云:顾名思义,桂枝平冲,即平上冲之气是也。桂枝平冲,果...
[期刊论文] 作者:龙文强,, 来源:陕西中医函授 年份:1989
东汉仲景《伤寒论》一书,凡用“桂枝”40方,无论“桂枝”在方中用量大小,或主次有别,皆注有“去皮”二字。学习《伤寒论》,如不知仲景用所用“桂枝”与现行桂枝有别,使...
[期刊论文] 作者:谭保平,邵乾,邵家德,, 来源:广西中医药 年份:2014
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5味中药等量组成,用于治疗"妇人癥病"。纵观仲景方之桂枝,虽然没有形态描述,却大都标注"去皮"二字,可...
[期刊论文] 作者:刘汉胜,朱伟群, 来源: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1 桂枝临床应用史论1 .1 历代医籍对桂枝性味看法 认为桂枝味辛性温 ,有的说是辛、甘、温 ,都是以辛为主。但是 ,试把桂枝实物亲口尝一尝 ,就会觉得桂枝的味道 ,入口时先...
[期刊论文] 作者:杨杰,,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2013
桂枝在临床应用方面涉及广泛,笔者对桂枝应用的经验认识介绍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楠,张金玺, 来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年份:2021
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比例为1∶1,此乃该方配伍之关键,也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功效基础。若改变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等量配比,则方剂名称和功效即随之发生根本变化。...桂枝用量大于芍药,则桂枝汤演变为桂枝加桂汤,功擅温阳平冲而治疗心肾阳虚之奔豚;芍药用量大于桂枝,则桂枝汤演变为桂枝加芍药汤,功擅益脾和络而治疗太阴脾络不和之腹痛;若将桂枝汤中芍药完全去掉,则桂枝汤演变为桂枝去芍药汤...
[期刊论文] 作者:陈锦团,骆云丰,, 来源:光明中医 年份:2015
本文考证了桂枝的本源,认为《神农本草经》中的牡桂即是桂枝,而肉桂指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菌桂"。对于《神农本草经》所述桂枝的主治作用,认为"吐吸"两字当遵马继兴考证...
[期刊论文] 作者:沈双,, 来源:光明中医 年份:2015
桂枝在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中应用广泛,唯独在桂枝人参汤中桂枝后下,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无论从现代药理研究,还是古人的中医理论中桂枝在这张方子中后下无疑是必须...
[期刊论文] 作者:刘振启,刘杰,,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 年份:2015
桂枝为常用中药,别名肉桂枝、桂树枝。桂枝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桂枝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每年3~7月间剪取嫩枝,趁鲜切圆斜薄片,晒干。桂枝呈长圆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志民, 周庚生,,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桂枝加附子汤和桂枝附子汤均出于《伤寒论》。原文谓:“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
[期刊论文] 作者:刘玺珍,田凤鸣,田永淑,,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1983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载《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条)...
[期刊论文] 作者:段凤丽,梁雪, 来源:中医药学报 年份:2003
桂枝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在麻黄汤中用桂枝不仅增强麻黄发汗作用,而且通过调和营卫,使风寒去,营卫和,外邪不得复入.桂枝汤中用桂枝,既可发汗,又能调和营卫,以治"营弱卫强"之...
[期刊论文] 作者:柯尊华, 闫昱江,,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8
《伤寒论》桂枝功效的发挥与剂量、配伍关系密切,用桂枝伍麻黄、生姜解表邪,用桂枝伍白芍和营卫、调阴阳,用桂枝伍茯苓通阳利水,用桂枝伍甘草温心阳,伍干姜助脾阳,桂枝重剂通...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琳,罗拟睿,王基容,赵莺,,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17
蜀中名医傅元谋教授谨遵仲景桂枝汤之旨,结合临床经验,对桂枝汤的应用有独特见解,常以桂枝汤或桂枝汤类方为主,加味药为辅,或二者并重,或以加味药为主,桂枝汤为辅,疗效甚好。...
[期刊论文] 作者:徐文,,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6
乌头桂枝汤一方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剂组成:乌头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白蜂蜜20克。先用白蜂蜜煎乌头,后入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