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天津法学 年份:2011
自从1877年《德意志帝国刑事诉讼法》制定完成以来,德国刑事诉讼模式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这种改革是谨慎、理性的,它尊重德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对德国刑事诉讼模式的...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2004
唐代一向以繁荣富强、社会风气开放闻名,法律甚至出现协议离婚的规定,但妇女的离婚与再嫁仍然受道德的约束,受贞节观念的制约和支配。一方面由于人们贞节观念的改变及其法律...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11
自从1877年《德意志帝国刑事诉讼法》制定完成以来,德国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和现实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百余年来,德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呈现出几个特色:一是协商交易的出...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7
在近代法制转型过程中,中国和日本都先后进行了一场去西方考察宪法、变革法律的运动,通过这种直接途径进行法律移植,从而实现从传统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在形式上,中国清政...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7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和中央政府所在地,不仅人口稠密,商贾云集,而且教育发展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地区私立学校的数量很多,情况也很复杂。所以,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类...
[学位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2009
20世纪的最初十年(1901—1911),是清王朝的最后十年。这是一个内忧与外患交加、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由旧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急剧转变的时期。1840年鸦片...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07
晚清时期,国门初开,护照制度开始实行。一般来说,护照是一个政府控制入境外国人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行政手段,本文拟对晚清政府关于来华外国人所持游历执照的政策作一概述。包括游......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北京市涉台法律事务研究会,北京市律师协会,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总会 年份:2015
随着海峡两岸交往的频繁,经贸关系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日益增多.建立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其宪法和国际法的基础,尤其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大陆法系,又都传承了中华一、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宪法基础法系的精神,文化同根同源,在这深层次基......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日耳曼法是与罗马法、教会法一起被视为近现代欧洲法律文明史上的三大基本渊源,也是构成中世纪西欧大陆的三大法律支柱之一,它为后世法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因素。长期以来,由...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年份:2010
近代中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银行监管制度,它具备四个特性:一是构建了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较为科学的监管体系;二是有配套的监理官设置来保障银行监管制度的实施;三是近代银...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1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赴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这不仅拉开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序幕,而且推动了清末立宪运动向纵深发展。此次考察团出...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2014
受西法东渐风气的影响,清季法律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教育开始兴起。这不仅表现在有志之士呼吁中西学并重,且政法学堂也重视聘请外籍教师,以外语教授西方...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法律史评论 年份:2015
在中日两国的法律近代化过程中,出洋考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两国政府分别两次派考察团出洋学习他国宪政,这不仅是法律移植的一种比较直观、有效的方式,某种程度上也是法...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法律史评论 年份:2019
清末预备立宪是从改革官制入手的,沈家本作为变法修律的重臣,在官制改革中力主平“满汉畛域”;在部院之争中主张审、检分立,实现司法独立。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立宪改革走向深...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法律史评论 年份:2012
清廷确立预备立宪的基本国策以后,为了进一步的实施,于1907年9月派出第二批大臣,赴日、德、英等国续行考察宪政。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于1907年7月17日上奏朝廷,认为“近数十...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法律史评论 年份:2014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中国的法律文化一度成为日本学习的范本。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前期,当时被称为“邪马台国"的日本,已有强制性法律规范。《三国志...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7
1949~1956年,我国对私立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使私立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度退出历史舞台。从北京地区对私立学校的改造来看,当时国家改造私立学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复...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1840年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是广州一口通商的“闭关自守”政策,严禁外国人私人内地。1858年,随着中英《天津条约》第九款的签订,中国内地正式对外国人开放,准许他们持照进人中......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天津法学 年份:2016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制定出严厉的法律来反对、打击盗贼。中国古代把叛逆行为归于“盗贼”,盗贼律在立法上被提到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柴松霞,,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近代中国人在什么条件下对西方的立宪制度产生了兴趣呢?尤其是对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大国来说,能主动走出国门,考察东西洋的宪政制度,是一件大事。"五大臣出洋"正式拉开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