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柴成武,,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2006
随着荒漠化研究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不断借鉴新的研究方法、手段进行荒漠化定量研究已成为必然趋势。应用因子分析法的指标提取及压缩优势进行土壤质量分析、荒漠化现状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柴成武,, 来源:农村科技 年份:2013
近年来,133团不断引进棉花新品种,我团种子站对引进新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早熟性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团种植的棉花新品种,为我团棉花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合理布...
[期刊论文] 作者:柴成武,, 来源:农村科技 年份:2013
为验证华夏1号微生物有机液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效果.示范其在我团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农业技术推广站2012年进行了华夏1号生物有机液肥示范对比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具元,高见,柴成武,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6
[目的]调查植物区系,分析资源属性,为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供依据。[方法]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查阅种子植物名录,对种子植物的区系属性、生活型属...
[期刊论文] 作者:蒋志荣, 安力, 柴成武,, 来源:中国沙漠 年份:2008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化影响因素的考察,以年末农村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造林面积、机电井眼数、小麦单产量、农村用电量、地下水矿化度、上游来水量、沙尘天数、降水量11...
[期刊论文] 作者:徐向中,柴成武,邱作金,, 来源:甘肃科技 年份:2014
以民勤干旱盐碱地造林为例,从干旱盐碱地造林立地考察、选种、土地改良、灌水到栽植技术环节方面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干旱盐碱地造林技术,区别于盐碱湿地造林,弥补了干旱盐碱地...
[期刊论文] 作者:柴成武, 徐先英, 王方琳,,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07
从荒漠化治理的实践出发,用Hurst指数对内陆河下游民勤绿洲荒漠化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对体现民勤绿洲荒漠化主要影响因子的农村人口、耕地面积、农村用电量、机井眼数和沙尘......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龙, 尉秋实, 柴成武,,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1
对区域植被演替规律的研究,特别是破坏生态系统自然修复与植被重建的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是植被管理、改造和修复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石羊河流域下游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方琳,柴成武,汪媛艳,, 来源:防护林科技 年份:2012
不同降水条件下对退化人工梭梭林进行恢复试验研究发现,结皮处理可以增加林地水分入渗深度,降低地表径流,提高土壤含水率,对退化梭梭有恢复作用。100%去除结皮、50%带状去除...
[期刊论文] 作者:李梅珍,胡辉,林德成,柴成武,, 来源:石河子科技 年份:2007
春尺蠖是石河子垦区林木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榆树、柳树、苹果树等,以幼虫取食刚萌发的芽苞、幼叶及老叶,当食物缺乏时也为害棉苗。近几年来,在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2006年......
[期刊论文] 作者:胡辉,李梅珍,林德成,柴成武, 来源:石河子科技 年份:2007
棉叶螨是我区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螨在棉田残枝败叶、破碎膜内、土缝内、地边枯草、树缝内吐丝结网群集越冬,待翌年开春,温度大于2~5℃时出蛰活动,棉花出苗后迁人棉田为害。棉......
[期刊论文] 作者:仲生年,柴成武,王方琳,王龙,,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9
以研究区近20年观测井地下水埋深观测数据分析了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位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动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以严格统计直线型加深......
[期刊论文] 作者:王旭虎,徐先英,柴成武,张圆圆,,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14
苦咸水是半干旱、干旱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2011年9—10月,采集民勤县红崖山水库以北灌区71个地下水水样,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软件,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苦咸水空间...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先英,严平,郭树江,柴成武,, 来源:中国沙漠 年份:2013
在民勤绿洲边缘,降水对维持固沙灌木持续稳定发挥固沙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民勤绿洲边缘3种主要固沙灌木为研究对象,观测了降雨条件下降水穿透量和冠层截留量,分析了降...
[期刊论文] 作者:徐高兴,王立,徐先英,金红喜,柴成武,, 来源:草原与草坪 年份:2017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以柽柳灌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民勤绿洲边缘地下水深对柽柳灌丛的生长、演变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柽柳灌丛逐渐衰退,...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方琳,徐先英,柴成武,唐卫东,, 来源:草原与草坪 年份:2013
2012年4~11月,对甘肃省民勤绿洲边缘固定沙丘0~200cm沙层含水率进行定点测定,研究沙丘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可划分为3个时期:土壤水分积累期(春季)、土壤水分消耗期(夏季)、土壤水分稳定期(秋季);沙丘不同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方琳,崔建国,尉秋实,张莹花,柴成武,,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4
试验选用种子培养的黄花矶松无菌苗的子叶、茎段、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及其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生长素2,4-D对不定芽诱导具有明显的促进...
[期刊论文] 作者:柴成武,徐先英,唐卫东,王方琳,王龙,, 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应用分层半挖法研究了石羊河流域荒漠区主要固沙植物梭梭、红柳、白刺吸水根系根重密度分布规律、根系表面积变化规律以及与对应的微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梭梭、红柳、...
[期刊论文] 作者:乔宇,徐先英,付贵全,刘江,郭挺,柴成武,,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5
通过对不同发育年限结皮的生态调查和水文物理试验分析以及天然降雨后土壤水分动态的连续监测,分析了不同发育年限的结皮对于包括降雨截留、入渗、土壤水分再分配及土面蒸发...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先英,刘士余,柴成武,郭树江,金红喜,,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9
利用智能中子水分仪定时测定土壤水分的方法,在2006-2007年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固沙灌木林地0-200cm深土壤共10个层次的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和降水入渗再分配,结果表明:(1)民勤沙井子不同固沙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表现为消耗期(6-7月);积累期(8-9月和4-5月);消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