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 来源:肝博士 年份:2017
我国是个肝病高发区。肝病的发展过程,通常由慢性肝炎缓慢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阶段,再到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细胞癌、肝衰竭等,不少学者将其概括为“肝病三步曲”。很多慢性肝炎......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2021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编译), 来源:传染病网络动态 年份:2007
据Medscape.com9月3日报道(原载Clin Infect Dis 2007;45:624—636),新近研究显示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持续的HIV应答与HBeAg及HBsAg的血清转换有关联。...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编译), 来源:传染病网络动态 年份:2007
据Medscape.com8月31日报道(原载J Med Viro 2007;79:1095-1102),日本研究者指出长程干扰素治疗减低了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发展为肝细胞癌(HCC)的进程。...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编译), 来源:传染病网络动态 年份:2007
据Medscape.com8月29日报道(原载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7;45:411-417),意大利研究人员最近在回顾AIDS补救治疗方案后指出,HIV的复制能力值得考虑。...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编译), 来源:传染病网络动态 年份:2007
据Medscape.com9月4日报道(原载Clin Inlect Dis 2007;45:654—657),晚期诊断与HIV感染的免疫及临床进程相关,并非单纯年龄因素所影响。法国图卢兹Purpan医院的Lise Cuzin医生及其同...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新月,柳雅立,, 来源:传染病信息 年份:2015
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两大类药物,各有其优缺点,但单药总体治疗效果有限。两类药物联合治疗在10年前并不被推荐,然而近年大型前瞻性、...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新月,柳雅立,, 来源:实用肝脏病杂志 年份:2016
全球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长期迁延不愈是导致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陈新月,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份:2004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2岁,汉族,职员.主因"反复肝功能异常4年"入院.患者4年前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26 U/L,无明显不适.在本院门诊检查抗-HCV阳性、HCV RNA阳性,诊断为慢...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陈新月,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份:2004
我国批准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的药物共有两大类.包括普通干扰素(IFN)、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以及数种核苷(酸)类似物(NAs)....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陈新月,, 来源:北京医学 年份:2014
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是内科学重要分支,传染病教学对于全科和专科医师培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医学领域与国际快速接轨,越来越凸显英语在我国传染病教学中的重要性.双语教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新月,柳雅立,, 来源:北京医学 年份:2014
目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包括两大类药物,一类是干扰素,例如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另一类是核苷(酸)类似物(NAs)。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有效的抗...
[会议论文] 作者:柳雅立,陈新月, 来源:2010北京地区肝病·感染学术年会 年份:2010
@@干扰素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清除丙肝病毒目的。但依照现行诊疗指南,仍有30%-5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难以获得SVR。有研究表明,将对聚乙二醇干扰素应答不佳的Ⅰ型HCV感染患者的疗程由48周延长至72周可显著提高SVR,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新月,柳雅立,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2014
一、前言HBV感染是我国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现有CHB患者约2 000万例[1].2010年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再次明确抗病毒治疗起到关键性作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用于CHB抗病毒的两大类药物.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
[期刊论文] 作者:柳雅立,胡远顺, 来源: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2001
患者 ,男性 ,3 5岁。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 7d ,病情逐渐进展 ,体温常达 40℃左右 ,发热前伴有轻度畏寒。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既往健康 ,起病后未做特殊治疗。查体 :体...
[期刊论文] 作者:陈新月,柳雅立,任姗,,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2017
PEG-IFN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在中国已有10多年的使用经验,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发展,丙型肝炎治疗方案出现多元化。DAA联合PR方案,在保留IFN有利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长期预......
[期刊论文] 作者:Antonio,Rivero,柳雅立(编译),杨月(审校), 来源:传染病网络动态 年份:2008
肝毒性是抗病毒治疗(ART)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常频繁发生,并导致治疗中断、肝脏炎症甚至死亡。目前所知任何抗病毒药物均可以引起肝毒性。...
[期刊论文] 作者:Mario,Stevenson,柳雅立(编译),杨月(审校), 来源:传染病网络动态 年份:2007
免疫激活与发病机制在基础科学及发病机制领域,第4届国际艾滋病协会大会(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IAS)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HIV感染的潜在机制,尤其是免疫激活对疾病进程的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Mario,Stevenson,Ph,D,柳雅立(编译),杨, 来源:传染病网络动态 年份:2007
本次大会还讨论了RNA干扰对于HIV-1感染的治疗潜力以及HIV-1与宿主细胞微RNA(miRNA)之间的相互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韦新焕, 柳雅立, 张晶, 林伟,,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2019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急性甲型肝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新疆和田地区传染病专科医院住院的甲型肝炎患儿,以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