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艳娜,,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柳士军和张荣兴在其论文《论莎士比亚中国化的话语建构》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为学理基础,提倡在未来中国文学创作中构建莎士比亚中国化话语,从内容到形...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柳士军博士2019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九世纪美国域外游记的国家认同研究”(项目批号:19BWW075)。本课题是在完成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世界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在生态女权主义批评与精神分析视野下解读《百合花》,可以超越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百合花》继承短篇小说的伟大传统,表达的是始于女性权利的诉求,终于对"底层民众"人...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比较,两者都属于表现诗学。有相同的主题———对亡妻的追思,以相同的表达方式选择相同的词汇来描写相同的意象。但《安娜贝尔.李》...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7
艾米莉·狄金森25岁始退隐在家,弃绝社交,在非凡的孤独中埋头创作。狄金森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诗歌涉度到爱情、自然、宗教、死亡与永生、现代科技、诗歌理论等,已被公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交融不会是完全的准确、客观。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伊凡吉琳》中女性形象流传到中国就发生了改变:伊凡吉琳本是一个"圣母"形象,富有博爱、平和、...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域外游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学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域外游记研究主要采用了比较文学形象学、跨文化旅行的理论与方法,重点集中在晚清时期的域外游记、日本人来华游记,对西方...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方汉文教授新作《比较文化学新编》是以比较文化学的历史阶段、学科中心范畴与基本观念、学科的研究为学理依据,以八大文明体系、四次文化复兴运动、文化体系的可通约性与可...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海明威与朗费罗虽然相隔一个多世纪,但是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从文本间性的视角研究,朗费罗1850年发表的《浮木燃起的柴火》为海明威1925年发表的《了却一段情》环...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鲁迅的一生接触美国文学不多, 但与美国文学的关系尚存.以比较文学方法为视角研究鲁迅的《 过客》 与朗费罗《 更高的目标》 发现: 在诗心上两者有“ 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的...
[学位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 年份:2015
朗费罗,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集大成者之一,戏剧家、翻译家、旅行作家,新英格兰文学的翘楚,是“世界文学”与彼时新兴的美国本土文学联结的枢纽。朗费罗的诗尚道崇...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它的基本立场是为德国文学服务。随后,"莎士比亚化"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参照物、文学批评的一个标杆。"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生动性"等...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一部《伊凡吉琳》传奇长诗是《孟姜女》千年之后在异国的姊妹篇。这两部传奇故事共同打造了适合东西方读者期待视野的主题:千里寻夫。两者在主题、情境上有很多一致性,同时两......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常耀信教授是国内知名英美文学教育专家,所著《美国文学史》在国内有很大影响力。我们有幸与常教授就美国诗人朗费罗研究进行交流。常教授认为洞悉时代背景、人们的品位、内...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朗费罗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职业诗人.享有“美国牧歌之花”的美誉。其《潮水升。潮水落》向世人传达了一种悠悠的哀伤,淡淡的哀愁。此诗情调忧郁,采用了民谣体的诗歌创作方法和......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4
19世纪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歌大多以荒野为背景,吸引读者关注荒野,在阅读荒野中沉思。朗费罗的长诗《海华沙之歌》中的荒野书写是其生态诗学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蹈袭《圣经......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诗歌的艺术特色可用“秀”、“雅”、“和”、“远”四字概括。“秀”,诗歌语言清新秀丽;“雅”,诗歌娴雅不俗;“和”,诗歌达到...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宗教话语在19世纪美国人文主义诗人朗费罗的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体现在对"善"的书写、"爱"的传播以及对"死亡与永生"所拥有的旷达胸怀。只有对宗教的眷恋,诗人才会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在19和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中,朗费罗与弗罗斯特的影响力是持久而且又有争议的。本文对朗费罗与弗罗斯特的诗歌进行了比较,认为他们的诗歌在语言、背景、形式、创作方法和主题...
[期刊论文] 作者:柳士军,,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6
享利.沃兹沃斯.朗费罗在19世纪的美国诗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朗费罗的诗歌总体特征是对英国诗歌传统的模拟。在诗歌体裁、题材、句法上,朗费罗都受到英国诗歌的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