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道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6
柏红秀教授的著作《音乐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继承和发展了任半塘先生的"唐艺学"研究,在《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的基础上,从唐代君王治乐和名人名篇入手考察了唐代宫廷和民...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霞,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本文针对柏红秀、李昌集的《泼寒胡戏之入华与流变》一文的几个观点,提出商榷意见。一、把泼寒胡戏入华时间定为南朝刘宋时期证据不足;二、泼寒胡戏的演出时间并非仅在冬季举...
[期刊论文] 作者:朱怡雯,张梦锦, 来源:乐府学 年份:2021
柏红秀教授长期专注于唐代音乐文艺研究,《音乐文化与盛唐诗歌研究》一书是继《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音乐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唐艺学”治学理念的力作,是“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黄道玉,曾智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20
柏红秀教授的最新力作《音乐文化与盛唐诗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她在《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音乐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之后对学术界的又一非凡贡献,为“江苏省‘...
[期刊论文] 作者:任飞,,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2
其中,今人左汉林和柏红秀在此方面的论述颇有见地,然其中的某些观点亦值得商榷。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唐代教坊使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道玉,HUANGDao-yu,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6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陈珊珊,,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2
近段时间,笔者仔细拜读《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一书。该书由前言、整体研究、个案研究、代结语、主要文献参考、后记六大部分组成。具有个案考证独到、追踪历史脉络、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3
唐代上流社会与长安是盛唐音乐的繁荣地,盛唐文士与歌辞创作关系空前密切,盛唐歌辞"风骨"、"声律"兼求。从王维的音乐才华、社会活动及诗篇特点等来看,他与盛唐音乐文化极其...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王粲登楼》的情节由剧中人物对王粲不愿做游士行为的误解及对这种误解的阴谋利用所构成,它推动着王粲命运的不断悲剧化,最终使之登楼抒发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人们对其艺术结...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人们历来对[越调]《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成就较为关注,而对它的主题相对忽略。本文结合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通过对"断肠人"身份的断定,指出它是对游士生存状况的刻画与描写;指...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乐府学 年份:2008
唐代宴会之风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初唐及盛唐前期,它只是在宫廷中局部兴盛;二是盛唐后期。虽然它已经全面兴盛,但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很快中断;三是德宗贞元年间至晚唐,...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0
窦娥与蔡婆婆及张驴儿父子在婚姻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它构成了戏剧的基本冲突,是窦娥蒙冤被斩的根本原因。这既与元初社会观念有了新变化有关,又与剧中人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
[学位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 年份:2001
“游士”之名,最早见于《国语》,指基于某种原因离家在外游历或寄居他乡的文人。在通常情况下,游士指未得官职的布衣文人,是为中国古代文人阶层中数量极大的一个底层群体,在中国古......
[学位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 年份:2004
学位论文《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以唐代宫廷音乐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唐代宫廷音乐文艺进行较全面的整体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探讨唐代音乐与前代音乐、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中......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元稹与乐人交往甚密,可以确证交往过的乐人约21位,其中宫廷乐人2位,营妓12位,家伎5位,市井乐人2位;据推测可能交往过的乐人约2位;另外曾经是乐人但后来脱籍为良人的约1位,故...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唐代宦官自唐初始就相继掌握了除太常寺以外所有的宫廷音乐表演机构的管理权。从中唐起,他们为了固宠专权而利用这种管理便利压制雅乐倡导俗乐,从而带动了宫廷俗乐的活跃;同时叉......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中国古代乐人文学活跃于唐代。刘禹锡是继杜甫之后对乐人文学大力开拓的又一重要诗人。他创作的乐人诗歌高达33篇之多,几乎涉及了唐代乐人的所有类型。除了对乐人文学的传统...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4
元德秀在唐代极富文学影响力,但学界对他研究极其薄弱,这与他文学作品存世寥寥有关。基于中国古代诗与乐、诗与歌的密切联系,将他的歌辞活动放入盛唐音乐文化中来考察可以揭...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白居易提出了"通儒"的音乐观,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音乐与国家兴亡关系密切,但并非国家兴亡的决定因素,它只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因素;在音乐的诸要素中,歌辞较乐曲或乐器等其他...
[期刊论文] 作者:柏红秀,,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文学对"歌者"的描写不但数量骤增、内容大大拓宽,而且还将他们塑造成悲剧形象。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新的音乐发展格局及歌辞需求的增加导致文人与"歌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