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林隐静,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10
对流系统是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同时具有很强的局地性特征。京津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地带,因此针对该地区对流系统的结构及其发生、发展、消......
[会议论文] 作者:林隐静;王洪庆;,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利用NCEP FNL资料、FY2C红外云图和站点观测的降水资料,初步分析了2006年夏季6-7月份的整体天气形势。同时,利用NCEP/DOE资料分析了2006年梅雨期的平均环流形势和大尺度环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雷, 王洪庆, 林隐静,,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针对强对流降水的情况,提出了使用光流法计算得到的光流场来代替交叉相关法得到的运动矢量场。与简单的交叉相关法相比,光流法从偏微分方程的角度来求解光流场,在计算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方翀, 郑永光, 林隐静, 朱文剑,, 来源:气象 年份:2014
利用2005—2011年的静止卫星、常规探空和重要天气报资料,文章选取了18次典型区域性雷暴大风过程,在分析500 hPa天气形势基础上对导致雷暴大风的强对流云型进行了分类分析,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杨波, 孙继松, 毛旭, 林隐静,,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16
为了探讨不同天气尺度背景下,北京地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基本特征,利用2007—2014年6—8月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ECMWF ERA-Interim(0.5°×0.5°)全球再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凌霄,王洪庆,王玉,林隐静,,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在推导IR4通道反照率反演公式的基础上,将IR4通道亮温及其反照率计算结果用于北京地区夏季降水过程的个例分析。结果表明:IR4通道反照率在降水形成前会出现明显的先升后降的现象,对降水的反馈早于红外长波(IR1)和水汽(WV)通道;在强降水后的弱回波阶段,IR1和WV通......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雷, 王洪庆, 谭晓光, 林隐静,, 来源:气象 年份:2007
基于雷达数据的风暴体识别、追踪及预警方法是最早出现的临近预报技术,也是天气雷达系统和强天气预警业务的基本组成部分。风暴体识别、追踪及预警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持续性...
[期刊论文] 作者:林隐静,王洪庆,韩雷,郑永光,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10
联合使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三维体扫资料和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一次中-β尺度对流风暴云砧结构的三维演变特征。以15 dBZ雷达回波为阈值,提出了分析云砧演变过...
[期刊论文] 作者:韩雷,郑永光,王洪庆,林隐静,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2007
基于雷达数据的风暴体识别、追踪及预警方法是重要的临近预报技术之一,其中准确的风暴体自动识别是进行风暴体自动追踪和预警的前提。在风暴体识别中常会碰到的两个问题是:虚......
[会议论文] 作者:林隐静;郑永光;蓝渝;毛冬艳;, 来源:第九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2
  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实时接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下发的FY-2静止卫星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深对流云识别系统"和"MCS识别、追踪系统",生成实时监测产品,开展国家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方翀, 林隐静, 曹艳察, 盛杰, 朱文剑,,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17
利用2012-2015年3—9月华南地区的雷暴大风和雷达数据,挑选了华南地区20次典型飑线过程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华南地区的西风带飑线出现于春季和初夏,台风飑线出现于盛夏;3—4月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隐静,王洪庆,韩雷,王玉,郑永光,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利用自动分类算法,识别出2005-2007年5—8月京滓地区雷达回波中的对流性和层状降水回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对流性和层状降水回波的垂直廓线和回波面积的日变化特征。结...
[期刊论文] 作者:林隐静,王洪庆,韩雷,郑永光,王玉,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2010
这份报纸建议几个量的特征从 Doppler 天气雷达和地球同步的卫星用观察学习对流系统。明确地,以便测量每个系统的对流紧张,一个新索引,把鈥淐o nvective 紧张比率称为鈥 ?(CIR )...
[会议论文] 作者:蓝渝,郑永光,林隐静,方翀,周晓霞, 来源:2013年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暨卫星天气应用平台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3
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实时接收FY-2静止卫星资料,用于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业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类强对流天气的云系特征,开展区域性冰雹天气云系的卫星资料分析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谌芸;郑永光;林隐静;盛杰;蓝渝;朱文剑;, 来源:2011年第八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本文介绍了2011年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的强对流天气新业务及支撑新业务的强对流监测、分析和预报技术.2011年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实行强对流天气24小时全国监...
[期刊论文] 作者:郑永光, 林隐静, 朱文剑, 蓝渝, 唐文苑, 张小玲, 毛, 来源:气象 年份:2013
强对流天气监测是其预报的基础。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建设了强对流天气综合监测业务系统。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对象包括积云、地面高...
[期刊论文] 作者:张涛,郑永光,毛旭,郑沛群,朱文剑,林隐静, 来源:气象 年份:2018
2016年9月4日下午16时(北京时)左右,发生在杭州市区和西湖及周边区域的一场突发的短时阵雨天气对"杭州G20峰会"相关活动的准备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该次阵雨天气的成......
[期刊论文] 作者:蓝渝,郑永光,毛冬艳,林隐静,朱文剑,方翀, 来源: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2014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2E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选取2010—2012年华北区域内27次冰雹过程,按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和云系的云型特征等将其分为冷涡...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玲, 杨波, 盛杰, 田付友, 周康辉, 林隐静, 朱文, 来源: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2018
强对流天气具有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天气剧烈并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点。近10年,伴随着国家级强对流专业化预报中心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起包括实时监测、临近预...
[期刊论文] 作者:曹艳察,郑永光,盛杰,林隐静,朱文剑,张小雯, 来源:气象 年份:2020
2018年7月15—17日,北京遭遇当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该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局地雨强强等特点。针对小时降水量阶段性减弱的特征,对该过程不同阶段三类对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