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7
缅甸农业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林锡星缅甸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战前,稻谷产量曾居世界前列,平均每年出口稻米100万t左...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5
缅甸的政治经济近况林锡星国内反政府活动偃旗息鼓昂山素季的支持者把她当作缅甸的纳尔逊·曼德拉,他们曾认为,如今的阶下囚也许有一天会成为总理或总统。象曼德拉一样,她被全世...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4
姗姗来迟的缅甸对外开放林锡星从1993年开始,缅甸军人政府加快改革步伐,在国内同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集团进行谈判,实现停火,彻底孤立了民主派。对外加强同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5
缅甸反政府武装与政府握手言和林锡星1993年10月,缅甸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克钦独立军同缅甸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举行和谈,后来沿泰国边界的克伦、孟和克伦尼(克耶)也分别同中央政府举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5
美外交政策掣肘缉毒行动──美国药品服用管理局与美国国务院在缅甸肃毒问题上各持己见林锡星毒品走私是个全球性的大问题,据估计,每年毒品走私总金额达5000多亿美元,仅次于军火交易...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4
贫困中的挣扎──近期缅甸经济的发展和问题林锡星缅甸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极其丰富,但它的经济发展与自身潜能极不相称。缅甸1988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00美元,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7
中缅经济关系发展与中国对缅经济技术的援助林锡星中缅经贸关系的沿变抗日战争时期,修筑了滇缅公路,我国借助缅甸的仰光港口,经过印度洋通往中东和欧洲,较从广东黄埔港出海,绕道马...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7
中缅经济技术合作和边贸发展前景林锡星一、存在问题经过整整1/4个世纪的闭关自守之后,才于1988年底重新对外开放,因此,缅甸经济的发展起点很低,很难同国际经贸接轨。目前,缅甸的经济形态...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7
中缅边贸发展进程林锡星一、早期阻碍边贸发展的因素我国解放前,滇缅边境地区的民间贸易一直不断。解放后,云南地方政府于1951年4月开放边民互市。当时,我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所以中缅...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5
缅甸的外资立法与政策林锡星缅甸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面积约67万多平方公里。缅甸地大、物傅、人稀。全国只有5000万人口。在全国6760万公项土地中,只有12%被开垦为耕地。...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6
中华文化与华人经济林锡星一、问题的提出在刚刚过去的20年中,东南亚各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观。据预测,高速经济发展的势头至少还会持续10年。于是,一些人开始探索其经济高速...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5
缅甸著名政治明星──昂山素季林锡星四海为家,重归故里昂山素季1945年6月19日生于仰光,父亲是缅甸国父昂山将军,母亲杜钦季是一位社会活动家,(1960至1967年)任缅甸驻印度大使,其兄昂山吴(现年52...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国际经贸探索 年份:1999
东盟对缅甸采取“建设性接触”政策,顶住美国和欧盟的压力,把缅甸拉入东盟。在缅甸加入东盟之前,与东盟诸国之间的往来频繁,东盟对缅甸的投资占外国对缅甸投资总额的一半,大有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1999
在冷战期间,中国对缅甸采取党对党、政府对政府的双重政策。1988 年缅甸发生政治动乱后,中国终止了对缅共的支持。1989 年4 月缅共因发生内讧而解体,年迈的领导人被遗弃,这一中缅关系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00
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 ,非选举政府的执政期限不得超过 5年 ,但如今 1 0年过去了 ,缅甸军政府依然我行我素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拒绝和美国欧盟提出的承认 1 990年 5月大选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06
2005年11月7日,缅甸政府开始把政府机关从仰光搬迁到彬文那。据仰光的外交官和政府官员猜测,缅甸迁都的真正原因是防止可能发生的外部入侵。自美国停止对缅甸投资以来,缅甸军...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05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危险和最重要的战略要冲之一。专家们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容易受到攻击的10大目标之一。控制马六甲海峡是目前美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即使可能导致它与该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研究 年份:2001
缅甸的华裔精英为缅甸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知名侨领与华裔精英不同 ,他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缅甸政治 ,而在促进华人社区发展和中缅友好交往方面起着积极...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世界知识 年份:2004
纱笼是缅甸人下身穿用的民族服装。男用纱笼叫隆齐,确切叫法是巴索;女用纱笼称为塔梅。高级纱笼是用绸缎做的。在古代,缅甸宫廷每年都要消费大量丝绸做纱笼。汉唐期间,...
[期刊论文] 作者:林锡星,, 来源:东南亚纵横 年份:1994
缅甸尽管受到制裁,但在经贸方面从未遭受类似南非过去的厄运.西方不厌其烦地要求制裁缅甸当局,但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使其推动效力,且东盟采取积极的“建设性接触”政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