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娴,林越仙, 来源:中国药业 年份:2005
目的:观察整肠生和思密达联合治疗婴幼儿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单用思密达组30例及仅用抗感染组35例,对各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整肠生和...
[期刊论文] 作者:丁秀琪,林越仙,,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2010
轮状病毒(RV)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近年来,该病毒感染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8例RV肠炎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林越仙,邱雅铮, 来源:中国药业 年份:2003
目的:监测头孢拉定对肾脏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5例头孢拉定致血尿的原因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头孢拉定可引起一过性肾功能损害.结论:静脉滴注孢拉定须注意...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娴,林越仙,夏克惜,,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2011
为寻找小儿重症肺炎时肾功能的早期敏感检测指标,笔者对在本院住院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进行了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肌酐(Cr)和......
[期刊论文] 作者:林越仙,冯俊杰,沈文娟,,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 年份:201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高峰期在出生后2~6个月。为了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并对预后提供参考,2007年1月至2008...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俊杰,杨素红,林越仙,,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2012
目的:检测热性惊厥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了解其在惊厥发作以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将120例热性惊厥患儿按惊厥发作情况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分别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陆晓萍,毛顺峰,林越仙,, 来源:儿科药学杂志 年份:2015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8例甲型流感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均给...
[期刊论文] 作者:马爱钟,潘顺陆,林越仙,,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07
目的探讨婴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婴幼儿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8例婴幼儿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为主,但发热时......
[期刊论文] 作者:马爱钟,邱雅铮,林越仙, 来源:中国药业 年份:2002
目的:比较莪术油与利巴韦林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URI)的疗效.方法:将96例URI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10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46例...
[期刊论文] 作者:林越仙,丁秀琪,曹攀龙, 来源:中国药业 年份:200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治疗组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静脉注射地塞米......
[期刊论文] 作者:杨素红,张霞平,林越仙,, 来源: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2007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占儿科住院病人的24.5%~65.2%,本文对2005~2006年收住本院的200例肺炎进行病原学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许美娟,张霞平,林越仙, 来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年份:2011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腺苷酸脱氧酶(S-ADA)活性的变化,以评估其细胞免疫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初发的PNS患儿30例,应用免疫学技术测定不同病程阶段患儿的S-ADA活性,分析其变化.结果 激素治疗前,激素敏感组(SS)、激素依赖组(SD)和激......
[期刊论文] 作者:高晓慧,罗丽君,林越仙,孙飞, 来源:医药前沿 年份:2019
目的:探讨分析流行性感冒(流感)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就诊的300例流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与对照组(120例).两组...
[期刊论文] 作者:高晓慧,张刚,罗丽君,林越仙,孙飞, 来源:医药前沿 年份:2019
目的:探讨分析流行性感冒(流感)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就诊的300例流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与对照组(120例).两组...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俊杰,马爱钟,陆晓萍,林越仙,毛顺峰,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201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病理表现为全身中小动脉炎症,常见的远期危害如冠状动脉瘤已成为儿童......
[期刊论文] 作者:季斌,赵增斌,林越仙,冯祁军,杨东方,吴可沁,刘师良, 来源:浙江实用医学 年份:2019
目的探讨利用“移动窗”微创技术取出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装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装置的患者60例,其中采用“移动窗”技术小切口取出骨折内固定装置患者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