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林贻翔,,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带宽需求呈指数增长。相比于射频通信,无线激光通信技术具有通信带宽高、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是未来大容量通信的最佳解...
[期刊论文] 作者:林贻翔,, 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2018
针对伺服系统中非线性力矩干扰导致光束跟踪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光电跟踪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分析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监督控制算法应用于光电跟踪系统的优...
[期刊论文] 作者:林贻翔,, 来源:光通信技术 年份:2018
为了适应无线激光通信技术发展对小型化、非机械式光束扫描设备的要求,研究了液晶多波束光学相控阵技术。首先利用角谱理论推导了光学相控阵光束偏转原理,然后搭建了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控阵光束扫描系统,实现了θ=0~2.8947°、φ=0~360°的二维光束偏转,最......
[期刊论文] 作者:肖永军,林贻翔,, 来源:红外与激光工程 年份:2014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终端平台目标光的捕获技术是通信链路建立的一项关键技术。考虑到传统的扫描捕获方式,系统捕获概率低、且耗时长,不利于通讯系统链路建立,因此提出采用GP...
[期刊论文] 作者:肖永军,林贻翔,, 来源:光通信技术 年份:2012
提出采用GPS辅助APT系统完成目标捕获,并建立目标快速捕获系统,系统以Cortex-M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GPS进行目标快速定位,搭配水平和俯仰基准传感器,利用GSM网进行无线传输。采用该系统进行了固定点以及模拟仿真目标的捕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固定点捕获,捕获......
[期刊论文] 作者:徐玲, 林贻翔, 邓震宇,, 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年份:2011
以单片机89C51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控制中心,设计了一个频率特性测试仪,用于测试某一特定网络的频率响应特性。本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由FPGA驱动多种串行芯片,在精简了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肖永军,左韬,林贻翔,, 来源:光通信技术 年份:2013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针对信标光在探测器焦平面中成像的像素数太小而导致信标光提取难度较大问题,提出采用目标预测跟踪算法实现信标光质心提取。详细介绍了基于预测跟踪的算法......
[期刊论文] 作者:肖永军,左韬,林贻翔,, 来源:光通信技术 年份:2013
介绍了空间光通信精跟踪系统,提出了系统接口电路板的设计及扩展需求,进而设计了精跟踪系统接口电路板,并详细讨论了图像采集模块和DA模块的设计。上电测试了电路板接口板的相关功能,测试结果表明,CMOS相机输出时钟以及同步信号正常,DA模块工作正常,验证了设计......
[期刊论文] 作者:肖永军,左韬,林贻翔,, 来源:半导体光电 年份:2013
以仿真转台运动模拟光电目标,基于双DSP处理器和精密的机械转台搭建了空间光通信二维实验演示系统。软件上基于TMS320F2812处理器实现了卡尔曼预测控制算法,将该算法与常规的...
[期刊论文] 作者:肖永军,左韬,林贻翔,, 来源:半导体光电 年份:2013
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终端平台目标光的捕获技术是通信链路建立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传统的扫描捕获方式,由于探测器等各种误差存在以及不确定区域的影响,导致系统捕获概率较...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世奇, 林贻翔, 牟冉, 陈晶,, 来源:光通信技术 年份:2019
在空间光前置放大和外差探测应用中,单模光纤耦合是空间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多模光纤在短距离内可以实现近似单模传输,在特定条件下采用多模光纤作为耦合光纤,可兼顾...
[期刊论文] 作者:林贻翔, 艾勇, 单欣, 刘宏阳,, 来源:光电子.激光 年份:2014
针对船载平台的特性设计了激光光束跟踪控制策略,并根据船-岸激光通信的特点,设计了155Mbit/s岸上通信终端和船载通信终端完成船-岸激光通信跟踪实验。其中船载终端x轴跟踪残...
[期刊论文] 作者:郑纳川,艾勇,林贻翔,陈晶,, 来源:光通信技术 年份:2017
针对无线光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与时变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通信不稳定,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PID智能控制策略作为粗跟踪的控制方法。介绍了光电跟瞄系统原理,在建立系统模型框图后引入了RBF神经网络监督控制结构,并通过实验平台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
[期刊论文] 作者:姜茹,艾勇,单欣,林贻翔,刘敏,周正人,, 来源:光通信技术 年份:2015
基于GPS坐标解算空间光通信终端初始对准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实现了信标光的快速捕获对准。给出了GPS坐标解算算法,根据解算得到的角度和自身姿态信息计算二维转台的指向角,以此驱动转台快速指向目标。测试了不同调整角度的初始对准误差和时间。进行了外场捕获对......
[期刊论文] 作者:刘瑞华, 徐玲, 邓震宇, 林贻翔, 戴永珊,, 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年份:2011
以D类放大器的原理为基础,设计了一个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对通频带范围为0.002~20 kHz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功率放大部分采用+5 V单电源供电,主要由前置放大模块、...
[期刊论文] 作者:单欣,刘敏,林贻翔,郑纳川,曾庆武,艾勇,, 来源:光电子·激光 年份:2017
为了实现对机载移动目标的快速捕获和粗跟踪瞄准,设计了粗跟踪演示系统,完成了外场飞行实验的初步验证。本文系统利用GPS数据完成对目标的捕获,通过对姿态数据的校正,方位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