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 来源: 年份:2004
一等奖王银宏(中国政法大学)在罗马法与自然法之间——作为政治性立法的1811年《奥地利普通民法典》林洹民(法兰克福大学)不该被忽视的《普鲁士普通邦法》——兼评我国民...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民法典合同编如若增加商业特许经营合同这一新的合同类型,那么这既有利于彰显"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又有助于将介于组织与合同之间的混合经济模式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同时也...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为了克服个人在现代社会的"无力"而出现的,其对于著作权人有着重要的意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著作权人之间应当为信托关系,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为"受...
[会议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年份:2016
1794年生效的《普鲁士普通邦法》(以下简称《邦法》)是一部在启蒙思想和自然法精神指引下制定的、涵盖公法和私法各个领域的庞大法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德国的相关的立法和学...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19
合同变更是司法机关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再解释,其并非是干扰意思自治而是确保意思自治的实现。在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下,合同变更权有利于满足商事交易灵活的规则诉求。鉴于目...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20
与《民法典》第1198条(《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不同,《电子商务法》第38条第2款确立了电商平台经营者特有的安全保障义务。这一特殊的安全保障义务并非《电...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数据活动确实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功用。个人信息保护的知情同意原则,不宜追求形式上的绝对化,而应转向更加具体的实质化,以期在真正有效保护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9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以自动决策为特征的算法被广泛使用,这也使得算法透明化的目标愈发紧迫.强制公开算法路径、验证或认证算法路径、个人算法解释权和算法结果控制等...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清华法学 年份:2020
自动决策算法能够替代人类做出决定,其在便捷了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使得个体有遭受算法不公的危险.作为因应之道的算法解释权路径因技术障碍适用范围有限,因过度扰乱商业经营而...
[会议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第六届(2016)两岸民商法前沿论坛 年份:2016
商业特许经营作为一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也使得特许人和被特许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更为明显.受限于传统的法律框架,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商业特许经营纠纷的处理顾虑重重,步履维艰.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年份:2022
个性化推荐算法引发干扰用户自主决定、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回音室”效应等诸多问题。作为因应之道的算法治理应当在三个维度上展开:针对算法使用人与相对人的个人自治之维、针对算法内在设计的行为规范之维、针对算法应用依赖的平台数字生态系统的主体规范......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2022
自动决策算法既属于专业技术,又具有赋能属性,可以和既有技术相结合催化新的应用技术和场景。与之相应,立法认识论既要注意到自动决策算法作为科学技术内含的伦理性风险,同时也需要识别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复数价值以及利益冲突。为了规范内生性科技风险,立法应当根据风......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22
个人数据交易具有动态性与非排他性,数据交易当事人处于持续性数据收集或传输关系之中,任何一方均不能排他地控制个人数据。上述特性使得数据交易不能被界定为数据买卖,数据处理也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数据合同的履行行为。合同关系与数据处理关系的不同,使得数据交易......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洹民, 来源:当代法学 年份:2023
算法诱导未成年人进行特定行为或养成特定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扮演“算法监护”的角色,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但监护人既没有意......
[期刊论文] 作者:熊静波,林洹民,,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6
指导性案例能否被识别为法律渊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今天司法实践中的法官怎么看待指导性案例的。如果法院、政府官员以及一般公民,在援引其所含标准以识别法律时,已经将指...
[期刊论文] 作者:龙卫球,林洹民,,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6
智能制造将成为我国实现"大国崛起"的关键一环。为了实现这一蓝图,我国现阶段应当主要通过政策而非法律的方式推动其发展。具体而言,我国应当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公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