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权龙,林廷圻, 来源:液压与气动 年份:1994
压力直接电检测型比例减压阀权龙,林廷圻,史维祥近来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用一个油源结合大容量蓄能器代替多个小油源进行集中供油。为满足多个负载对不同工作压力的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权龙,林廷圻,史维祥, 来源:液压与气动 年份:1994
压力直接电检测型比例减压阀权龙,林廷圻,史维祥近来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用一个油源结合大容量蓄能器代替多个小油源进行集中供油。为满足多个负载对不同工作压力的要...
[期刊论文] 作者:赵弘,林廷圻,,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2006
气动同步控制是同步控制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以气动同步控制试验台为研究对象,对该气动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气动伺服系统的双缸位置同步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双层滑模变......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孙安,林廷圻,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1993
数学总是和“精确”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但自从查德(L.A.Zadeh)1965年关于模糊集合的论文[1]发表以来,模糊数学及模糊控制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模糊控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它...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孙安,林廷圻,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孙安,林廷圻,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1992
一、常用的几种转速测试方法 1、测速电机直流测速电机简便易用,是最常用的转速测试方法之一。理论上,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_a与转速n的关系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孙安,林廷圻,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1993
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精确量的模糊化:模糊控制规则的构成;输出信息的模糊判决。下面就来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进行讨论。①...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孙安,林廷圻,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年份:1994
九、自学习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因为PID控制器的参数是根据实际控制效果整定的,所以为了得到一条满意的控制曲线,需要反复的进行控制实验来整定调节器的参数,而一条调节过程曲线在......
[期刊论文] 作者:吴伟,林廷圻,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2003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能够在不能获得精确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系统中达到最优控制的特性,提出了采用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FCMAC)控制器来提高抽油机电液伺服被动加载系统性能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赵弘,林廷圻,, 来源:液压与气动 年份:2009
由于气动位置伺服系统非线性强、快速精确控制比较困难,该文设计了Friedland—Park非线性加速度观测器,结合实验研究,采用位置、速度、加速度闭环变参数控制策略进行气动伺服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孙安,林廷圻,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文中研究了用于飞机发动机地面模拟台的大功率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为使系统达到快的响应特性,应用计算机控制手段,采用最少拍控制结合模糊控制的方法.在实验和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孙安,林廷圻, 来源:机床与液压 年份:199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设备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控制理论及方法相应由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发展到第三代控制——智能控制。近年来又发展了神经网络理论及控制,这又将促...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江,林廷圻, 来源:机床与液压 年份:2004
本文对比例流量阀控缸的气动系统建立了简化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特点提出了双层PID控制算法控制速度.该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较,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速...
[期刊论文] 作者:丁国锋,林廷圻, 来源:控制与决策 年份:1996
提出基于高阶神经网络的直接自学习控制器,并采用变斜率Sigmoid函数作为阈值函数,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算法。该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快速收敛性,且由于只使用平面网络,使计算时间大为缩......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高峰,林廷圻,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在平面目标跟踪过程中,将移动机器人跟踪的目标期望位姿分解为4种位置和方位组合,在分析总结了具有2个可操舵驱动轮的3自由度移动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自动驾驶控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运华,林廷圻, 来源:机床与液压 年份:1994
对通断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描述系统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论文] 作者:贾志勇,林廷圻, 来源:机械科学与技术 年份:1999
摩擦与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是理论上很完美的控制器在实际中不能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基于H∞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控制器,它既能削弱摩擦力的影响,又可能在系统模......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林廷圻,高峰,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2003
具有两个可操舵驱动轮的自动导引车是一种3自由度运动平台,由于它能在平面上自由行驶,实现位置和方位的独立控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本文建立了小车的逆运动学模型,对其运动特性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小车的路径跟踪运动进行了仿真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高峰,林廷圻,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2004
在证明了3自由度移动机器人系统具有可逆性的前提下,利用神经网络a-阶积分逆系统线性化解耦能力,将严重非线性及耦合的3自由度移动机器人系统解耦成3个SISO(single input-single output)的子系统,采用线性控制理论设计了路径跟踪控制器,实现了位置和方位的独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林廷圻,高峰, 来源:机械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4
3自由度移动机器人可以以一定姿态沿任意的方向运动,实现平面上的自由运动,成为全方位移动机器人(Omni-directional Mobile Robot),它能够对位置和方位进行独立的跟踪控制,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