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2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甘肃科技纵横 年份:2013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双君研究小组通过对链黑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解析,阐明了链黑菌素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由此得到的链黑菌素类似物不仅抗癌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唐先武, 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份:2013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双君研究小组通过对链黑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解析,阐明了链黑菌素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由此得到的链黑菌素类似物,不仅抗癌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技风 年份:2013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双君研究小组通过对链黑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解析,阐明了链黑菌素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由此得到的链黑菌素类似物不仅抗癌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2013
据2013年2月21日《新民晚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双君研究小组通过对链黑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解析,阐明了链黑菌素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在此...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13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双君研究小组通过对链黑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基因解析,阐明了链黑菌素复杂的生物合成途径。由此得到的链黑菌素类似物,不仅抗癌活...
[期刊论文] 作者:林双君,,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年份:20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广泛关注,并且在企业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企业文化是树立企业形象、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双君, 来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年份:2002
生物转化已经成为现代有机合成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生物催化剂催化的对映选择性反应.该论文以红球菌AJ270细胞为生物催化剂,研究了一系列α-氨基...
[学位论文] 作者:林双君,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年份:1999
该文在对北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等多种层析方法从北玄参的根中分得34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法鉴定了其中的30个化合物的结构.有11个为新...
[会议论文] 作者:林双君, 来源:第六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丽丽,林双君,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13
ANL腺苷形成酶家族(ANLAdenylatingEnzymes)包含有酰基-和芳香基-CoA合成酶,荧光素酶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中的腺苷功能域。这个家族酶催化两步反应:首先是羧酸底物腺苷化,形成酰基.A......
[会议论文] 作者:沃静,林双君,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江晶洁, 刘涛, 林双君,,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2019
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等方式获得。近年来,随着石化资源减少、人类环保意识...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阳,林双君,,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7
相对于组成蛋白质大分子的20种标准氨基酸,更多的非标准氨基酸(将近500种)被引入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后者对于天然产物发挥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β-位甲基...
[会议论文] 作者:杜艳华,林双君, 来源: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本文通过454全基因组扫描,得到了链霉菌MK498-98F14菌株全长约11Mb的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Polyoxypeptin可能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约75kb,并通过特定地敲除其...
[期刊论文] 作者:罗冬悦,,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年份:2018
天然产物是指由微生物、植物或共生生物等在其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复杂化学结构、多种活性官能团和多种生物活性等特点.天然产物可作为医药、农用抗生素、食...
[会议论文] 作者:段颖异,黄婷婷,林双君, 来源:2015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段颖异,黄婷婷,林双君, 来源:2015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韩墨,徐飞,林双君, 来源:第二届中国放线菌生物学与产业化研讨会 年份:2014
稀疏霉素是一种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Sparsogenes NRRL2940产生的具备显著抗肿瘤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它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并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
[期刊论文] 作者:黄婷婷, 林双君, 邓子新,,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11
铁载体是由微生物产生,对铁元素具有高亲和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这类天然产物所展现的结构多样性引起人们对其生物合成机制的极大兴趣。目前已有研究报道的铁载体生物合成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徐飞,邓子新,林双君,,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13
氨基酸作为生物体内组成生命物质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色氨酸含有一个独特的吲哚环,相对复杂的吲哚环平面结构使得色氨酸相比其他氨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