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王长方,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5
卡死克防治甘蓝夜蛾、斜纹夜蛾试验林党恩,王长方,杨秀娟(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5%卡死克(Cascade)是英国壳牌公司新近推出的新一代杀虫、杀螨剂,属苯酰脲类昆虫几丁质生成抑制剂,可抑制昆虫变态...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青松,林党恩,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1995
稻田水蕹的发生与防除技术王青松,林党恩,陈皓,陈一安(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福州350013)水蕹(Aponogetonnatans(L.)Engleret.krause)也称田干草,属水蕹科水蕹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杂草...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王长方,杨秀娟,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5
卡死克防治甘蓝夜蛾、斜纹夜蛾试验林党恩,王长方,杨秀娟(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5%卡死克(Cascade)是英国壳牌公司新近推出的新一代杀虫、杀螨剂,属苯酰脲类昆虫几丁质生成抑制剂,可抑制昆虫变态...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一安,林党恩,林应椿,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4
丁草胺在旱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陈一安,林党恩,林应椿(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350013)(福建省测试所)丁草胺用于旱地除草效果十分显著,为了探讨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及对旱地作物的影响,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卢学松,王长方,林党恩,占志雄,陈皓,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5
20%可灰得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卢学松,王长方,林党恩,占志雄,陈皓(福建农科院植保所350013)稻飞虱是水稻生长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其为害往往来势猛,发展快,对水稻增产威胁很大。由于其繁殖代数...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 来源:台湾农业情况 年份:1990
小莱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目前台湾十字花科蔬菜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一年可繁殖19~20代。现在台湾推广用于防治小莱蛾的药剂超过35种而小莱蛾对几乎所有的药剂都已...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仿生农药,它的杀虫活性高、用量少、杀虫谱广速效持久、低温时也能发挥其特效,对一些杀虫剂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仍...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0
“艾割”是英国壳牌公司开发的一种用于移栽稻田的新型除草剂.属有机杂环类除草剂,英文通用名称为Cinmethylin,商品制剂为艾割10%乳油(Ar-gold 10 EC).该制剂为选择性内吸传...
[期刊论文] 作者:卢学松,王长方,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5
20%可灰得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卢学松,王长方,林党恩,占志雄,陈皓(福建农科院植保所350013)稻飞虱是水稻生长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其为害往往来势猛,发展快,对水稻增产威胁很大。由于其繁殖代数...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青松,林党恩, 来源:农药 年份:1995
本文阐述根据我省稻田扁杆Biao草的主要发生规律,选用苄嘧黄隆等药剂进行,同药剂与药效关系、苄嘧黄不同施药技术与药效的关系等应用条件研究。试验结果首先明确了亩用苄嘧黄隆有效......
[期刊论文] 作者:欧高财, 林党恩, 王勇,,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18
分析了当前农药减量的客观有利形势,从技术、政策、行政管理层面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新形势下实现农药减量的可行途径与对策建议,旨在为农业生态环境友好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廖世纯,韦桥现,,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0
为进一步明确现有阿维菌素与其他杀螨剂的混剂对柑桔红蜘蛛的效果。2009年,在大田中,以喷雾施药法对17种阿维菌素混配剂进行了防治柑桔红蜘蛛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3天...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元洪,胡奇勇,林党恩,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99
1病害荔枝和龙眼的病害种类约有40余种。在我省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的有龙眼鬼帚病和荔枝霜疫霉病。11龙眼鬼帚病受害的龙眼幼叶狭小,叶缘内卷,重者全叶呈线状,烟褐色;成叶凸凹不平、叶......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曾宪森,李平,黄玉清,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2
矩形拟矮蒲螨Pseudopygmophorus quadratus Ewing在蘑菇菇床上的分布经Tanlor的S~2=a(?)~b及Iwao的(?)=x+β(?)检验,其若螨、成螨、成若螨的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各个个体之间是...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青松,林党恩,陈皓,陈一安, 来源:农药 年份:1995
本文阐述根据我省稻田扁杆草的主要发生规律,选用苄嘧黄隆等药剂进行不同药剂与药效关系、苄嘧黄隆不同施药技术与药效的关系等应用条件研究。试验结果首先明确了亩用苄嘧黄隆......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青松,白建彬,林党恩,陈群航, 来源:农药 年份:1993
本文阐述稻田专用除草剂丁草胺开发研究用于防治甘蔗、大豆、花生地杂草技术,明确了其在诸旱作物田的杀草谱、防除效果、有效作用剂量和安全性。In this paper, the techno...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赵可宇,陈玉妹,李平,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1987
稻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在福建省一年可发生6~7代.准确掌握成虫、成虫若虫在田间的分布及数量是防治的关键。1986年我们在福州郊区对褐飞虱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田间...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党恩,田家顺,贺雄,李振兴,曹友仁,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21
为筛选防治蔗螟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选择5种常用杀虫剂对甘蔗螟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2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防治效果最好,达85.2%;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000 g/hm2防效达82.7%;0.1%呋虫胺颗粒剂225 g/hm2、0.5%噻虫胺颗粒......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浩官,刘波,林党恩,李平,彭文富,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89
本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1962年到1987年气象数据和田间调查的稻瘟病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福建省建阳、宁化、上杭、连城四个县的早稻稻瘟病叶瘟和穗瘟的始见期、发病率...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青松,白建彬,陈一安,林党恩,林抗美, 来源: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年份:1991
本文阐述稻田专用除草剂了草胺,用于防除芥兰菜、蕹菜等4个科9种菜地杂草的技术研究.通过适用范围、不同剂量和施药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探明用于防除蕹菜、(Ipomoearepta...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