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顾雯,, 来源:中国农资 年份:2013
本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兼南京土壤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先贵一行访问鲁西化工。双方就...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腐植酸 年份:2006
曾经在腐植酸领域颇有建树和成就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又回到了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这个大家庭,土壤所林先贵书记也当选为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作为“第六届全国绿...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先贵,, 来源:土壤 年份:1991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土壤微生物学的国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先贵,, 来源:土壤学进展 年份:1994
菌根是由真菌—植物根形成的共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内生菌根中的泡囊—丛枝状菌根(简称VA菌根),分布更为普遍.大量的研究工作证明VA菌根真菌能促进植物对磷...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先贵,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2
菌根是植物的根受特殊土壤真菌侵染而形成的共生联合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内生菌根中的泡囊丛枝状菌根(简称VA菌根),分布更为广泛。据报道,世界上大约有90%以上的...
[会议论文] 作者:林先贵,, 来源: 年份:2004
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是国际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我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有着厚实的知识积淀,目前正处在重要发展机遇期,建议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先贵,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7
国内外在从土中分离和测定棉花黄萎病菌数量的方法上仍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我们在比较 前人部分方法(Husiman 1974;Ashworth 1979;Hall 1972;Butterfield 1977)的基础上改进...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先贵,,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4
多环芳烃是广泛存在于土壤、沉积物等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等能源消耗随之不断增......
[期刊论文] 作者:王曙光, 林先贵,, 来源:农村生态环境 年份:2001
菌根是土壤真菌 -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 ,改善植物的生长 ,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等。所以 ,菌根化植物可作为很好的生...
[期刊论文] 作者:邵建华,林先贵,, 来源:化肥工业 年份:2008
分析了我国肥料行业的生产现状,阐述了技术创新在肥料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也分析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利条件和阻力,提出了中国化肥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举措。...
[期刊论文] 作者:邵建华,林先贵,, 来源:中国农资 年份:2008
中国还只是化肥生产大国,不是化肥生产强国。企业只有争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先贵,束中立, 来源:腐植酸 年份:2007
以亚铵法制浆造纸废液为原料开发了数种新型系列肥料,并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这一举措不仅使造纸废液变废为宝,在消除污染的同时给造纸企业带来可...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先贵,王一明,, 来源:腐植酸 年份:2010
腐植酸类物质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功能大分子,其种类和数量对土壤质量、土壤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健康质量3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腐...
[会议论文] 作者:林先贵,王一明, 来源:第十六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我国每年产生数以亿吨计的有机废弃物,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控制其生态风险是当前环境领域的一大热点.本课题组从有机废弃物的物料特性和生物风险出发,通过粪源性病原调查(源......
[会议论文] 作者:林先贵,束中立, 来源: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年份:2006
本文阐述利用亚铵制浆造纸废液资源开发新型系列肥料产品及其肥效,对纸业和农业经济振兴创收、保护和培育耕地、环境治理影响的分析和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吕俊杰,林先贵, 来源:深化校企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学术论坛暨博士后科技成果洽谈会 年份:2011
我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是科研一线的骨干力量和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为...
[期刊论文] 作者:褚海燕,林先贵, 来源:Journal of Rare Earths 年份:2002
The effects of La on some hydrolytic enzyme activities in red soil were studied in incubation and pot culture experiments. In the incubation experiment, La slig...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发园, 林先贵,,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7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一类菌根,AM真菌能与陆地上绝大多数的高等植物共生,常见于包括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内的各种生境中。在重金属污染条...
[会议论文] 作者:林先贵, 王发园,,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丛枝菌根真菌研究在分类、多样性、应用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各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AM真菌的最新分类进展;AM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AM真菌在污染土壤及...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发园, 林先贵,, 来源:生态环境 年份:2006
随着菌根研究和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利用丛枝菌根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的几个研究热点:(1)菌根植物吸收和转运重金属的分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