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金碧辉(综述),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12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原发于腹膜,光镜下组织学形态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而卵巢本身正常或仅浅表受累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和腹围增大等非特异...
[期刊论文] 作者:涂飞霞(综述),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12
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是一种常见的抑制性信号调节蛋白,参与负反馈调节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促分裂素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喜,吴瑞瑾(综述),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8
已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细胞凋亡、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相关。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正常情况下与其负调控蛋白结合处于失活状态,当细胞接受外来刺激后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周琴琴(综述),张信美,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9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腹膜下浸润深度超过5mm,主要分布于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骶骨韧带、直肠阴道隔、膀胱及肠道。病史及临床症状仍然是DIE诊断......
[期刊论文] 作者:仝进毅(综述),张信美(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年份:20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妇科常见病。其主要症状是盆腔疼痛,但其机制至今仍然不清。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通过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促使神经细胞增殖......
[期刊论文] 作者:周琴琴(综述),张信美(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8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妇科疾病。常用的手术及药物治疗效果不彻底,复发率高,关键原因是EMs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由于只有人类和非人灵长类能自发形成EMs,在一定程度上限......
[期刊论文] 作者:梁琤(综述),吴瑞瑾(综述),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原因尚未明了。EMs是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对其预防和治疗仍是目前难点。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细胞自我消亡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李艳丽(综述),吴瑞瑾(综述),林俊(审校), 来源: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年份:200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妇科常见病,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目前不明确。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对照组的腹腔液、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及各种免疫因......
[期刊论文] 作者:张燕科(综述),吴瑞瑾(综述),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8
剖宫产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是一种很少见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诊断和报道的病例越来越多。可引起子宫破裂和无法控制的阴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甚至......
[期刊论文] 作者:赵瑾(综述),林俊(审校),吴瑞瑾(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8
子宫内膜息肉(EMP)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疾患,有一定的恶变率,而且治疗后复发者相当多。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和宫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发......
[期刊论文] 作者:陈正云(综述),张信美(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年份:2006
随着腹腔镜的普及,妊娠期非产科因素的腹部手术逐渐成为其适应证。目前的研究认为腹腔镜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不增加胎儿丢失的发生,维持腹腔压力于10-12mmHg(1mmHg=0.133kPa)之间,控......
[期刊论文] 作者:马丽娟(综述),吴瑞瑾(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年份:2007
腹腔镜手术有微创,术后疼痛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众多优点,应用日渐广泛。大量研究表明,腹腔镜术后血浆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全身细胞免疫的抑制轻于开腹术后。腹腔镜术比开腹手术能......
[期刊论文] 作者:张蕾(综述),吴瑞瑾(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8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机体的免疫状态与其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关于Th1/rh2细胞功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证实,EMs患者体......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丽芳(综述),林俊(审校),吴瑞瑾(审校), 来源: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年份:2007
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剥除术的复发率低、自然妊娠率高,是首先被推荐的手术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广申(综述),吴瑞瑾(综述),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年份:2010
survivin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蛋白,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但在正常成年人的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
[期刊论文] 作者:江秀秀(综述),吴瑞瑾(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09
水分子及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是生物学上的普遍现象。在妇科领域,卵泡的排卵、月经的形成以及恶性肿瘤或具有恶性行为的良性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涉及到液体的流动......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晓燕(综述),吴瑞瑾(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妇科疾病,其病因仍未清楚。预防EMs的发生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子宫内膜组织细胞迁移是EMs患者异位病灶形成的前提条件,调节子宫内膜细胞的迁...
[期刊论文] 作者:张蓉艳(综述),吴瑞瑾(审校),林俊(审校), 来源: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份:2010
细胞黏附分子(CAMs)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组织修复、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等。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的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