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青宁生,,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09
林传光,字继耕,号浣生,英文名Ch’wan-Kwang Lin,1910年10月30日生于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城门乡城门村前宅,1980年3月31日卒于美国佛罗里达。林传光出身于农村,父亲务农兼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宗善,, 来源:植物检疫 年份:1990
(一) 先师林传光先生(1910~1980)是国内外知名的植物病理学家。他早年赴美留学,曾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系主任兼...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志恒,董国坤,,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3
林传光(1955)曾报道偶尔遇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博,, 来源:福建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2
福建经济植物病害1937—1941年林传光、裘维蕃等教授作过调查。1940—1947年王清和教授又对福建栽培植物病害作过采集鉴定,在91种作物上鉴定出314种病害。作者1951—1960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81
林传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长期从事植病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真菌生理、植物杀菌素、水稻病害、马铃薯病害及退化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造诣,做出显著成绩,为...
[期刊论文] 作者:林孔湘,,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64
林传光教授正确地指出抗病选种的研究在防治黃梢(龙)病上的意义。他認为柑桔黄梢病病毒可能具有毒力不同的株系。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林教授还認为在我国较北地区的所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菌物研究 年份:2009
先生在历经数年与病魔抗争之后于己丑年闰五月十一日卯时溘然长逝,年85岁.rn先生的名字是我读大二时在林传光教授的教材中知道的,当时“中国东北霜霉菌”一文被赞誉为地方菌...
[期刊论文] 作者:曾士迈,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63
本刊上期林传光先生提出关于植物病理学中的若干术语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只有对术语有一致的明确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讨论,提高理论水平,也有利于对生产技术的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汉荣, 来源:学会 年份:1985
一九六○年在北京农业大学著名教授林传光、裘维蕃指导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农家参谋 年份:1994
195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农学院,后师承于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俞大绂、林传光教授。1955年回河南大学任教至今。现任河南农业大学农作物病害...
[期刊论文] 作者:朴,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63
林传光教授是应两省农业部门及科研单位的邀请前去的。林教授还...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福建水力发电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份:2007
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福建金造桥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给出了坝体及面板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位移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坝体总体......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水利科技 年份:2007
该文在可研设计的基础上,从拱坝一期开挖揭示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出发,合理调整旺坑水库电站砌石双曲拱坝的平面布置,优化了拱坝体型,节省了工程量。并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将消能工......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水利科技 年份:2001
该文阐述晋江市供水一期工程(东山-溪边供水通道)泉安公路标段设计中从水线路布置、交叉建筑物高差冲突、排水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 年份:2021
我国教育部一直倡导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培养智育、美育的同时,也时刻将体育教学放在教学工作的重心。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这也是我国近些年一直倡导加强...
[学位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河海大学 年份:2005
根据水库库容、拦河坝坝高、电站装机容量确定旺坑水库电站的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依据区域地震基本烈度Ⅵ度确定本工程按Ⅵ度进行抗震设防。根据《防洪标准》确定设计洪水...
[期刊论文] 作者:林传光,, 来源:农业科学通讯 年份:1956
马铃薯退化的原因关于马铃薯退化的原因,已往至少有三种学说:(一)病毒侵染学说,(二)生态条件(高温)诱发学说,(三)自然衰老学说。任何一种学说都不能单独地完满解释所观察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