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彬,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2003
读《税收与社会》,不可能不知道杨鸿江杨鸿江的写作是和《税收与社会》一起成长的。评论杨鸿江,可以看出《税收与社会》走过的路。Reading “tax and society”, it is i...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8
南北“穷汉市”·杨鸿江“穷汉市”就是旧货市场的俗称。“穷汉市”是因世上有了穷人、富人、破落户方才兴起的。当然,入市交易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拾荒人”———富人扔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5
德治──关于道德的话题文/@杨鸿江有一阵我被“开编”了.所谓“开编”,就是今天的“编外”或叫“下岗”──因为某种你自己也不知道的原因,把你从原工作岗位上给捋下来,弄到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7
艰难下岗下岗艰难文·杨鸿江但愿此文的观点不仅仅引起下岗职工的共鸣,而且引起领导层的重视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所谓的“下岗”,根本不是我们以前所错误地认...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6
充满阳光的世界──《小芳的故事》续杨鸿江今天──丙子年正月十八日,起床时方发现,昨夜里悄没声地下了今年第一场春雨。早晨雨停了,乌云散开,洒下一片阳光。哦,世界竟是这样美丽...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7
属龙的人杨鸿江1988年是令计划生育部门最繁忙、最恼火的一年。因为,这年是“龙年”。在这年出生的孩子,据认为将会是十二生肖中最幸运的孩子。在中国,幸运的孩子会给父母“生产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8
马永炜的微笑杨鸿江宝鸡市麟游县地税局副局长马永炜脸上永远带着微笑,请客吃饭,他把客人带进最小、最廉价的饭馆,然后微笑着告诉客人:别看这儿小,可这儿的饭菜干净,出门人,最怕闹肚...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6
黄土地 老红军文·杨鸿江图·王沛延川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年。本栏目特刊此篇纪念文章。细细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们从中品出了黄土地的厚重。前...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5
俭殇─—关于道德的话题文/杨鸿江图/闻之葭苇许多年以前,一位伟大人物曾说过一句平凡而又极具震撼力的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后来,这句话就被印到了食堂伍票和买粮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6
真实的传奇文·图/杨鸿江刚刚踏上倒贩文物道上的严小明首笔买卖就被两个“河南老乡”骗砸了。3万元,不是一笔小数,他肉痛、气愤,但他更多的是佩服:能把1千多年前的陶俑复制得如...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5
支撑点关于道德的话题文/杨鸿江1967年,父亲的一位老同事突然自杀了。尽管在那个年头,自杀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但这位老同志的自杀,仍然令我震惊不已。因为,这位老同志不是,从来就不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5
骨灰盒位置之争杨鸿江有两位要人去世了。同是要人,生前职务却有正、副之分。副职先去世,正职后去世。副职去世后,骨灰盒依次序被安放到了陵园一个较好的位置上;待正职去世时,其骨...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6
说不尽的浙江人文图/杨鸿江十七、八年前,在中国的各大小城市中,忽然象蝗虫般地涌入了一批批说着古里古怪语言的小炉匠、鞋匠、木匠的人。这些人漫无目的、随遇而安,走到哪儿是哪...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8
李志鹏的情杨鸿江李志鹏是麟游县地税局招贤税务所的所长,又是个“困难户”———我纳闷,基层怎么那么多“困难户”——老婆孩子在农村,自个儿住招贤乡税所里。李志鹏屋角上半...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7
麟游四日记·杨鸿江·1997年8月25日晴10:30抵达宝鸡,经宝鸡市地税局办公室翟主任与凤县联系,被告知凤县地税局目前正在搞培训,下辖所中没人,建议改麟游采访。...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6
蓝火焰文·杨鸿江火是温暖的,而蓝色如火焰温度最高;税务干部的制服也是蓝色的,这蓝色.是不是温暖的象征?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这时,离过年还有14天。...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税收与社会 年份:1995
天道──关于道德的话题文杨鸿江听老人们讲,许多年前,在北京的皇城中,总会有一个声音在凌晨──相当于今天的北京时间2:00左右──回荡起来:“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勤政爱民,事必躬亲……...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价格与市场 年份:1998
赵大山与他的书画艺术●杨鸿江有人说赵大山的书画好,也有人说赵大山的书画不好。说不好的,大抵是嫌了赵大山作品的硬、冷、倔。对艺术,尤其是比较抽象的中国书画艺术,大概地说,总...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中国税务 年份:1996
我的权利杨鸿江当我知道我是一个“纳税人”时,我便同时知道了我所具有的权利。是的,我是“纳税人”。因此,当我夜间行走在街上,因路灯不亮而掉进下水道跌伤之后,我就可向市政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杨鸿江, 来源:教育科研通讯 年份:1997
办税服务厅应该充满阳光杨鸿江曾经有许多人对我说过:一个月中他最不愉快的一天之一是在月初走进办税大厅的那一天。他们抱怨:那里拥挤、嘈杂、等候的时间太长……而最主要的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