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1
杨魁森 ,吉林省长春市人 ,1 944年生 ,1 96 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 ,后留校任教至今。 1 996年评为教授 ,1 999年选为博士生导师。杨魁森教授的学术研究方向 ,是在漫游了几...
[期刊论文] 作者:侯依成,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研究现实问题,回归生活世界,是杨魁森教授从事哲学研究与探索的兴奋点和一贯原则。20多年来,他以敏锐的头脑、睿智的心灵伴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作为一个有良知和崇高使...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1997
我国市场经济的定位问题杨魁森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现为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专著有《哲学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新长征 年份:1997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杨魁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5
发展问题首先是发展观念的更新哲学系副教授杨魁森社会发展研究,大体可分三个层次:发展观念研究、发展战略研究、发展问题研究。其中,发展观念是整个发展研究中更具基础性和指导意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弓长,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2005
杨魁森教授的一书,收集了他从1985年-2004年20年来所写的重要哲学论文.本书的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读后颇受教益.概括起来说,似应归结为:作者以社会主义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0
本文认为,社会思潮是以敏感和动态的形式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从社会思潮的视角研究当代申国发展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文中从反映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3
这篇文章结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有关论述,探讨和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下人的物化问题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应该说,这是一项有益的工作。当代,经济、社会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7
生活世界转向已经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当初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宗旨和实质。这种转向要求从根本上打破以科学世界观为特征的传统哲学模式,以生活世界观为基础建立新...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2007
研究生活世界理论的目的,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为基础,以现代西方和中国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为资源,以当代人类生存基本问题为依据,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观理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9
面对商品经济时代,我们不但要关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和实证性问题,同时也应重视商品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以求对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矛盾及发展动向等有一个总体的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0
劳动理论是贯穿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也是研究生活世界的理论基石。不能仅按“生产模式”去理解劳动,而应当把劳动理解为人的类本质、类生活。当今时代错综复杂的变化并没有颠覆...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5
怎样认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及内容构成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这个问题争论已久,认识各异。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作一考察,以求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7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分工。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不同劳动者在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上都是平等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不同的劳动形式之间又确实存在着差别,并由此带来不同的劳动者在劳动条件、劳动收入、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等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集聚了一些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如果不能成功化解这些矛盾,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党中央提出构建......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5
商品经济在人面前展示了一个特殊的价值世界。人怎样认识和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如何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都离不开对商品经济时期价值特性的切实把握。在这里,价值观念的主体和核心是商品价值意识,人的价值地位、价值关系、价值矛盾是围绕着商品价值展开的。商品......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4
把哲学特别是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生活观,既符合哲学对象和主题的发展逻辑,也贴近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本意,同时也更能体现马克思哲学的现今时代意义和人类价值.马克恩把'劳...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3
所谓文化,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发展及其成果。按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大形态的思想,商品经济文化是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形成的一种大文化系统或文化形态。它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和自身发展的辉煌成就,也记录了人类在迈向现代化过......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7
马克思主义在研究社会时,一向主张要立体地看,而不是平面地看,否则就会把社会看成混沌一片。所谓立体地看,就是要注意揭示人们之间的层次、差别和矛盾。马克思主义在研究人与人的矛盾关系时,又总是注重于揭示这些矛盾所由产生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如果说,产生阶......
[期刊论文] 作者:杨魁森, 来源:长白学刊 年份:2004
生活意义问题是人对自己生命活动的审视和追问,是回答生活的目的性和价值性问题.由于生活条件、生活能力、生活体验不同,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认识和选择也不相同.维持生存、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