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舒宪,杨骊,魏宏欢,,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5
杨骊、魏宏欢:叶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您的《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新近出版,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向读者推荐,指出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14
201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一个中国史前最大的城市遗址——石峁遗址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以石峁遗址的发掘与石峁玉器研究为契机,2013年6月,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是20世纪文史研究方法论上的重大革新,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本文从二个方面对其局限性进行反思,并由此探讨多重证据法演变的必然性:第一、二重证据法融汇...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章为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报告之一。笔者作为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古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周边地区)的玉石信仰民俗调研。笔者考察了代县...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自从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开创了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诗经》研究方法,后继者无数,使得文学人类学方法研究《诗经》在20世纪《诗经》研究学术史上成果斐然。文...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20世纪以来,人类学成为西方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艺术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教育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等研究异彩纷呈,展示出人类学的研究范式给......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6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于2016年7月启动。此次考察活动作为文学人类学学派探求文化大传统的实证和采用多重证据法进行知识考古的尝试,取得了不俗的学术成果,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界创造性地提出"重估大传统",重新反思文化"大传统",以求达到对现有文明历史框架的超越与拓展。四重证据法作为"重估大传统"的方法论之一,在叶舒宪等人的一系列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20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制度方面的"殷周之变",文章由此在物质文化的视阈里,以商周时期出土的象生玉器、人形玉器为分析对象,把玉器作为文化读本,解读玉器背后的文化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2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以"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对话"为主题,通过探讨和反思现有的文化大传统观念,以期拓展和超越既有文明历史框架,在中国重新发现历史,由此进......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1
20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当我们站在世纪之门回眸新时期四川戏剧的成长时:古老的川剧艺术发展得怎样?四川戏剧文化生态状况如何?诸如此类问题的答案在多数戏剧爱好者、从业人员乃...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中国档案 年份:2005
由于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文件在保管条件上必须不断地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来适应新技术,才能达到经常保存和使用文件的目的。目前,可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电子档案信息:...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8
文章记录了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十三次玉帛之路考察大地湾博物馆的经过。通过对大地湾遗址玉器的考察,大致确定大地湾为中国西部玉器使用的起点和西玉东输的重要节点,同时把西...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学人类学"在中国比较文学第十届学术年会上首次成为专场会议之一。此次专场会议展示了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1.关于人类学转向问题的理论研讨;......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5
常州今文经学的兴起对于18、19世纪的中国是一件很有历史意味的事件,今文经学家们治学与治政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在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过程中,学术与政治呈现出极为密切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群文天地(贵州) 年份:2012
泡桐花开是小时候最色彩丰富的时节。小时候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的色彩,满眼除了蓝黑灰白,就是满眼的绿树和青山——靠山而居就是只这点点好处。泡桐树高高的树干就直直地立在上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灾难与人文关怀》一书以文学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为依托,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人类学考察和民族志书写,在关于汶川地震的出版物中,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和学术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8
玉门何在2017年8月28日,我应邀参加在甘肃省玉门市举行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就“玉门关在何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莫衷一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7
[摘要]玉文化在中国自诞生起有8000年以上历史,玉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元素,崇玉文化也成为中华文明的大传统。本文从文学人类学大传统的视域出发,考察原始玉文化的大传统如何影响了道家(道教)文化崇玉观念与行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论述:玉文化大传统对道家(道教)价......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骊,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6
神奇的梦  临行前一天晚上忙到3点才睡,只睡了两个小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神人给我布置任务,叫我跟师兄分工合作,激发玉石的力量。我接受了任务,回头看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望着我,我心里明白这人是姜子牙,因为我母亲姓姜,她常说姜太公是我们的祖先,所以看......
相关搜索: